第三节 心室功能测定

一、左心室功能测定

左心室功能测定包括左心室整体功能和室壁节段功能测定两部分。本节仅涉及左心室整体功能测定,室壁节段功能评价可参照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章节。左心室整体功能测定包括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测定两部分,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评价左心室整体功能的首选和常规方法。

(一)左心室收缩功能测定

1.常用指标

包括容积参数、心肌组织多普勒参数、心肌应变和扭转参数、收缩同步性评价等。容积参数测定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包括:①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②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③每搏量(SV)=LVEDV-LVESV;④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EDV-LVESV)/LVEDV×100%;⑤心输出量(CO)=SV×心率;⑥心脏指数(CI)=CO/体表面积。其中,LVEF是临床最常用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2.左心室容积测量方法

包括M型超声、二维和容积三维超声技术。M型超声适合评估心脏形态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同时不伴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患者(图2-3-1)。二维超声中单平面Simpson法适用于左心室形态接近正常者,而双平面Simpson法适用于各种左心室形态改变的患者(图2-3-2)。容积三维超声技术不需要对心腔进行几何图像假设的近似计算,能够准确测量任何形态的心腔容积,可用以评价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改变。

图2-3-1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

图2-3-2 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容积参数

A、B显示心尖四腔心切面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测量方法;C、D显示心尖两腔心切面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测量方法。

3.常用参数正常值范围

见表2-3-1。

表2-3-1 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正常值范围

注:容积指数=容积参数/体表面积。

(二)左心室舒张功能测定

1.检测方法和参数

(1)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检测(见图2-2-10):

参数包括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心房收缩期充盈速度(A)、E/A、舒张早期E峰减速时间(DT)。

(2)肺静脉血流频谱(图2-3-3):

频谱包括收缩期S波、舒张期D波和舒张晚期逆向波a。测量参数包括S、D、a波速度和a波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3)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图2-3-4):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可以测量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而且不受心房颤动和快速心率的影响。二尖瓣环舒张期频谱呈e’和a’双峰。正常情况下,e’大于a’,e’/a’>1。当舒张功能减低时,e’减低,e’/a’<1。

(4)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测量:

获取二尖瓣开放前1~2帧心尖四腔心和两腔心切面以显示左心房最大长径和横径,应用圆盘法或面积长度法计算左心房容积,以体表面积校正后获得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

(5)三尖瓣峰值反流速度:

在胸骨旁或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三尖瓣收缩期反流束并引导CW取样线以获取三尖瓣峰值反流速度。

2.左心室舒张功能综合评价

(1)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时,舒张功能评价指标包括:①二尖瓣环e’减低(室间隔侧e’<7cm/s、侧壁e’<10cm/s);②平均E/e’>14;③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34ml/m2;④三尖瓣峰值反流速度>2.8m/s。如果其中3项或以上指标阳性则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如果3项或以上指标阴性,则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当出现2项指标阳性时不能得出结论,需要参照其他临床资料判断。

图2-3-3 肺静脉血流频谱参数测量方法

频谱包括收缩期S波、舒张期D波和舒张晚期逆向波a。

图2-3-4 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运动速度

e’为舒张早期运动速度;a’为心房收缩期运动速度。

(2)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病变患者,左心室充盈压评估和舒张功能分级标准如下:①如果E/A≤0.8且E≤50cm/s,提示左心房压正常、Ⅰ级舒张功能异常。②如果E/A≥2,提示左心房压升高、Ⅲ级舒张功能异常。③如果E/A≤0.8、E>50cm/s或E/A>0.8~2.0时,需要进一步评估如下3个指标:平均E/e’>14、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34ml/m2和三尖瓣峰值反流速度>2.8m/s。如果其中2或3个指标阳性,提示左心房压升高、Ⅱ级舒张功能异常;如果2或3个指标阴性,提示左心房压正常、Ⅰ级舒张功能异常。

二、右心室功能测定

(一)右心室收缩功能测定

1.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图2-3-5)

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面积,采用公式RVFAC=(舒张末期面积-收缩末期面积)/舒张末期面积×100%求得。RVFAC<35%是诊断右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标准。

2.三尖瓣环位移测定(TAPSE)(图2-3-6)

M型超声测量三尖瓣侧壁瓣环收缩期最大位移可以评价右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功能,在不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可作为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其正常值≥16mm,如果<16mm则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图2-3-5 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的测量方法

A.正常人,FAC为60%;B.右心室扩大患者,FAC为20%。

3.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

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的三尖瓣侧壁瓣环收缩期最大速度(s’)是独立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当s’<10cm/s时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图2-3-7)。

图2-3-6 M型超声测量三尖瓣侧壁瓣环收缩期最大位移

(二)右心室舒张功能

1.常用参数

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E峰减速时间(DT)、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和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比值(E/e’)、右心房大小。

2.右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评价标准

①E/A<0.8提示右心室松弛异常;②E/A在0.8~2.1,且E/e’>6或肝静脉呈现舒张期血流为主时提示假正常化;③E/A>2.1且DT<120ms提示限制性充盈障碍。

图2-3-7 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侧壁运动速度

心功能的测定(微课)

(王建华)

心脏超声检查及其正常超声表现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