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破冰者

暴雨抽打着东德进口的精密机床,林安然隔着防护镜凝视跳动的激光刻蚀仪。当“安然牌”logo即将成型的瞬间,报警器突然尖啸,数控屏跳出德文警告:专利冲突-代码CFC-12-1994-EU。

“周正雄在欧洲注册了无氟技术框架专利。”王建国扯下被电解液灼伤的手套,露出小臂上的条形码刺青——与海关查获晶圆上的编码完全一致,“除非找到1990年的原始实验数据......”

仓库卷帘门突然被撞开,张慧举着卫星电话冲进来:“国资局要拍卖红星冰箱厂!就在三小时后!”她手中的拍卖公告被雨水浸透,“起拍价”栏的八百万数字上,赫然盖着“抓大放小试点企业”的鲜红印章。

林安然踩着满地压缩机外壳走向竞拍席,生锈的桁架上垂落着“工人阶级硬骨头”的褪色横幅。当拍卖师喊出“标的物包含三条德国威格玛生产线”时,角落里的港商突然举牌:“九百万!”

“那是周正雄的白手套。”陈国华压低声音,“他们想用僵尸企业套取技改资金。”他的公文包微敞,露出半截1990年的国企改制文件——红星厂技术科长的签名,与林建国实验记录上的笔迹相差7.3度。

竞拍价飙升至一千两百万时,林安然突然摔碎茶杯。瓷片飞溅中,她举起红星厂当年的质量奖章:“1990年第三季度,这批生产线生产过符合蒙特利尔公约的无氟冰箱!”

全场哗然。拍卖师慌忙翻找档案,泛黄的质检报告从夹页滑落——检测日期正是林建国失踪前三天。

红星厂档案室内。

手电光柱惊起成团飞蛾,林安然掀开防尘布的手突然顿住。成排的档案柜被焊死在混凝土墙里,锁眼灌满铅封。王建国将听诊器按在柜门上,突然扯开衬衫——胸口烫伤疤痕的特殊分布在紫外线下投射出三维密码锁模型。

“这是振华会的加密术。”他转动密码盘的手在颤抖,“错一次就会触发铝热剂反应。”当最后一位数字归位,柜门弹开的瞬间,二十年前的氟利昂检测报告雪片般涌出,每张都盖着“绝密”钢印。

林安然抓起最底层的实验日志,紫外线灯扫过空白页时,父亲的字迹如幽灵浮现:“1990年7月11日,成功合成CFC-12替代物,定名'冰魄'......”日志末尾的分子式被血迹覆盖,与王建国手臂上的编码形成镜像对称。

临江化工厂区。

氯气泄漏警报响彻厂区,林安然戴着防毒面具冲进中控室。当她将“冰魄”分子式输入老式反应釜时,监控屏突然跳转出1993年的实验录像——父亲正在调试的压缩机原型机,外壳印着红星厂的鹰隼标志。

“温度突破临界值!”王建国砸碎应急玻璃罩按下急停钮。泄压阀喷出的白雾中,三颗完美结晶的六氟化硫悬浮在反应舱,折射出诡异的彩虹光晕。张慧冲进来时,林安然正用镊子夹起晶体:“这就是周正雄偷不走的东西——冰魄的稳定态结构。”

BP机突然震动,陈志刚发来现场照片:红星厂地下埋着二十吨氟利昂储罐,罐体编号与周正雄欧洲专利的附录清单完全一致。

国资局仲裁庭。

林安然将结晶样本拍在被告席上:“红星厂早在1990年就掌握无氟技术!”她身后的投影仪播放着实验录像,父亲调试的压缩机正吐出零下30℃的冷雾。

仲裁员扶正老花镜:“原告如何解释欧洲专利的优先权日期?”

“因为有人篡改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时区参数。”王建国突然亮出胸前的半导体工程师徽章,“1990年7月12日的BJ夏令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八小时而非七小时——”他调出天文台原始数据,“周正雄利用时差,把中国的发明日算成了欧洲的前一天!”

法槌落下的刹那,港商突然抽搐倒地,西装内袋滑出振华会的血色三角徽章。林安然拾起徽章,背面蚀刻的经纬度坐标,正指向红星厂地下储罐的位置。

推土机碾过红星厂围墙时,林安然站在威格玛生产线的控制台前。当她按下启动键,沉寂五年的传送带突然轰鸣,1990年生产的压缩机外壳源源不断涌出。王建国用激光刻上“冰魄”标志,突然指向监控屏——流水线末端,二十台贴着欧盟认证的冰箱正自动拆解,露出内部印着振华会标志的氟利昂罐。

“这才是周正雄的真正目的。”林安然扯断生产线急停绳,“用我们的无氟技术掩护他的氟利昂走私。”

窗外雷声炸响。海关缉私艇的探照灯刺破江雾,照亮下游正在组装的家电连锁卖场钢架——那里即将爆发争夺央视标王的第一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