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盘下药铺

林小满站在街角,望着对面那间略显破旧的药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已经在这里蹲了整整三个月,每天天不亮就来,直到月上柳梢才离开。老张头的药铺生意如何,进出的药材有多少,他都一清二楚。

今天,他终于等到了机会。

“老张头要回乡了。“隔壁布庄的老板娘压低声音说,“听说他儿子在老家发了财,要接他回去享福。“

林小满点点头,心里盘算着。他知道老张头急着出手,这正是压价的好时机。他整理了一下衣襟,迈步走进药铺。

药铺里弥漫着浓重的药香,老张头正坐在柜台后面打盹。听到脚步声,他睁开浑浊的眼睛:“买药?“

“张掌柜,听说您要回乡了?“林小满开门见山。

老张头眯起眼睛打量他:“你是...“

“我是对面街的林小满,想盘下您的铺子。“

老张头冷笑一声:“就你?一个毛头小子,有钱吗?“

林小满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整整齐齐的银锭:“这里是五十两,定金。“

老张头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平静:“我这铺子,少说值一百两。“

“张掌柜,“林小满压低声音,“您这铺子三个月来,每天进账不过二两银子。除去成本,净利润不到一两。按这个算法,一百两要三年才能回本。而且...“他顿了顿,“您急着出手,恐怕等不了那么久吧?“

老张头的脸色变了变。

“七十两,“林小满说,“现银。您要是同意,现在就可以签契约。“

老张头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好小子,有你的。成交!“

就在林小满准备签契约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他抬头看去,只见“济世堂“的王掌柜带着几个伙计,正在门口支起一块牌子:“新店开张,药材八折“。

老张头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这个王扒皮,又来抢生意!“

林小满却笑了:“张掌柜,这下您更该早点回乡享福了。“

签完契约,林小满站在药铺门口,望着对面济世堂热闹的景象。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好过。

果然,第二天一早,就有街坊来传话:“小满啊,王掌柜说了,谁要是敢在你这里买药,就是跟他过不去。“

林小满不慌不忙,在门口挂了个牌子:“本店药材,假一赔十。“

这个举动很快引起了街坊们的注意。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林小满亲自接待,耐心讲解每种药材的用法。渐渐地,口碑传开了。

一天,一个老妇人拿着包药材气冲冲地进来:“掌柜的,你这药是假的!“

林小满接过药材一看,确实是假的,但不是他店里的。他正要解释,阿福突然说:“大娘,您这药是在对面买的吧?我昨天看见您从济世堂出来。“

老妇人一愣,仔细看了看药材包装,果然印着济世堂的标记。她红着脸道歉,林小满却摆摆手:“大娘,您也是受害者。这样,我送您一副真药,您回去试试。“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林小满的药铺名声大振。

就在这时,阿贵来了。

“小满哥,听说你当掌柜了?“阿贵搓着手,一脸谄媚,“要不要雇个伙计?我阿贵可是这条街上最机灵的。“

林小满瞥了他一眼:“你?上次卖给我的当归,掺了一半的树根,当我不知道?“

阿贵讪笑道:“那不是...那不是手头紧嘛...“

林小满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行,你留下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再敢耍滑头,可别怪我不客气。“

阿贵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就这样,林小满的药铺正式开张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不怕,因为他有阿福的勤快,有阿贵的机灵,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

林小满的药铺开张不到三天,济世堂的王掌柜就坐不住了。他站在自家店铺门口,眯着眼睛打量着对面那间不起眼的小药铺。林小满正忙着整理药材,阿福在一旁打下手,阿贵则倚在门框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路过的姑娘们搭讪。

“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王掌柜摸着下巴上的胡茬,若有所思。他转身对身后的伙计说:“去,把李三叫来。“

不一会儿,一个獐头鼠目的汉子走了进来。他是这一带有名的地痞,专门替人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王掌柜,您找我?“李三谄笑着凑上来。

王掌柜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在手里掂了掂:“看见对面那家新开的药铺了吗?“

李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见了,怎么了?“

“去,给他们找点麻烦。“王掌柜把银子抛给李三,“记住,别闹出人命。“

李三接过银子,咧嘴一笑:“您就瞧好吧!“

当天晚上,林小满正在后院清点药材,突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响动。他赶紧跑过去,只见几个蒙面人正在砸店。阿福抄起一根木棍就要冲上去,被林小满一把拉住。

“别冲动!“林小满低声说,“去后院把阿贵叫来。“

阿福点点头,悄悄溜了出去。不一会儿,阿贵揉着惺忪的睡眼来了:“怎么了这是?“

林小满指了指前院:“有人砸店。“

阿贵探头看了一眼,突然笑了:“这不是李三吗?那小子我认识。“

“你认识?“林小满挑了挑眉。

“以前一起混过。“阿贵压低声音,“这小子最怕蛇,我去吓唬吓唬他。“

说完,阿贵蹑手蹑脚地溜了出去。不一会儿,前院传来一声尖叫:“蛇!有蛇!“

几个蒙面人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林小满走出来,只见地上躺着一条草绳,阿贵正得意地笑着。

“干得漂亮。“林小满拍拍阿贵的肩膀。

第二天一早,林小满刚开门,就看见李三带着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来了。

“林掌柜,“李三皮笑肉不笑地说,“听说你这里卖假药?“

林小满不慌不忙:“李三爷何出此言?“

李三从怀里掏出一包药材:“这是我昨天在你这买的,回去一看,全是假的!“

林小满接过药材看了看,笑了:“李三爷,这药不是我店里的。“

“放屁!“李三一拍桌子,“就是你这买的!“

这时,阿贵突然从后面冒出来:“李三,你少在这装蒜。昨晚来砸店的就是你吧?“

李三脸色一变:“你...你胡说什么?“

阿贵冷笑一声:“要不要我把你怕蛇的事说出去?“

李三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狠狠地瞪了阿贵一眼,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街坊们对林小满的勇气和机智赞不绝口。王掌柜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几天后,林小满正在店里忙活,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出去一看,只见一个老妇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

“这是怎么了?“林小满赶紧上前查看。

旁边有人喊道:“她是吃了济世堂的药才这样的!“

林小满仔细检查了一下老妇人的症状,立刻明白了。他转身对阿福说:“快去拿些甘草和绿豆来!“

阿福很快把药材拿来,林小满熟练地煎了一副药,给老妇人服下。不一会儿,老妇人就醒了过来。

“多谢林掌柜救命之恩!“老妇人的儿子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林小满扶起他:“举手之劳,不必如此。“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人们都说,林小满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心地善良。相比之下,济世堂的名声一落千丈。

王掌柜坐不住了,他亲自来到林小满的店里。

“林掌柜,“王掌柜皮笑肉不笑地说,“咱们都是同行,何必互相拆台呢?“

林小满淡淡一笑:“王掌柜说笑了,我只是做良心生意罢了。“

王掌柜冷哼一声:“年轻人,别太得意。这行水深着呢。“

说完,他拂袖而去。林小满看着他的背影,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他不怕,因为他有阿福的勤快,有阿贵的机灵,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

那天晚上,林小满站在药铺门口,望着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他知道,这间小小的药铺,不仅是他的安身之所,更是他实现梦想的起点。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林小满的药铺渐渐有了起色,街坊们开始认可这个年轻掌柜的医术和为人。然而,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和阿福两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每天天不亮就要开门,直到深夜才能打烊,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这天傍晚,林小满正在整理药材,阿福突然说:“小满哥,咱们得找个帮手了。“

林小满揉了揉酸痛的腰:“是啊,可是上哪找可靠的人呢?“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嬉笑声。林小满抬头一看,只见阿贵正倚在门框上,跟路过的姑娘们搭讪。

“阿贵!“林小满喊道,“进来帮忙!“

阿贵懒洋洋地走进来:“小满哥,有什么事吗?“

林小满打量着他:“你最近在忙什么?“

“没什么,“阿贵耸耸肩,“就是到处转转。“

“想不想来我这干活?“林小满突然问。

阿贵愣了一下:“我?“

“对,“林小满说,“每月一钱银子,包吃住。“

阿贵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小满哥,你知道我的,我可干不了正经活。“

林小满笑了:“我知道你机灵,就是没用在正道上。来我这,我给你机会。“

阿贵犹豫了一下:“那...我试试?“

就这样,阿贵成了药铺的第三个伙计。起初,他确实不太靠谱。要么偷懒打盹,要么溜出去闲逛。林小满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一天,一个衣着华贵的客人来到店里。阿贵立刻迎了上去:“这位爷,您需要点什么?“

客人傲慢地说:“我要买人参,要最好的。“

阿贵眼睛一转:“您来得正好,我们这刚到了一批上好的高丽参。“说着,他从柜子里拿出一盒人参。

林小满在一旁看着,眉头微皱。那盒人参确实是上等货,但价格不菲,他本打算留着给一位老主顾的。

客人看了看人参,满意地点点头:“多少钱?“

“五十两银子。“阿贵报了个高价。

客人正要掏钱,林小满突然开口:“这位客官,请稍等。“

他走过去,仔细检查了一下人参,然后对客人说:“实在抱歉,这盒人参已经有人预定了。不过我们这还有一批不错的长白参,只要二十两。“

客人有些不悦:“刚才不是说有高丽参吗?“

林小满赔笑道:“是我们伙计弄错了。这样,我给您打个折,十八两如何?“

客人这才满意地买了长白参离开。

等客人走后,林小满把阿贵叫到后院。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林小满问。

阿贵低着头:“因为我乱报价?“

“不止,“林小满说,“那盒高丽参是留给一位老主顾的。他家里有病人,急需这味药。如果我们为了多赚点钱就卖给其他人,那位老主顾怎么办?“

阿贵愣住了。

“做药铺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林小满继续说,“我们卖的不只是药材,更是良心。“

阿贵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小满哥,我明白了。“

从那天起,阿贵像变了个人似的。他不再偷懒,也不再耍小聪明,而是认真地学习药材知识,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客人。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来到店里。阿贵正要赶他走,林小满拦住了。

“老人家,您需要什么?“林小满问。

老乞丐咳嗽了几声:“我...我有点咳嗽,想买点药,可是...“

林小满看了看他的脸色,转身抓了几味药:“这些您拿去,煎水喝,一天三次。“

老乞丐连连摆手:“我...我没钱...“

“不要钱,“林小满笑着说,“就当是我孝敬您的。“

老乞丐千恩万谢地走了。阿贵不解地问:“小满哥,为什么要白送药给他?“

林小满看着老乞丐的背影:“阿贵,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也是个乞丐。要不是有好心人帮助,我早就饿死了。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该帮助别人。“

阿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几天后,那个老乞丐又来了。这次,他带来了一块玉佩。

“林掌柜,“老乞丐说,“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请您收下。“

林小满正要推辞,突然注意到玉佩上的花纹。他仔细看了看,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块罕见的古玉。

“老人家,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林小满说。

老乞丐摇摇头:“您救了我的命,这点心意算什么?再说了,我一个乞丐,留着也没用。“

林小满想了想,说:“这样吧,我给您五十两银子,就当是我买下的。“

老乞丐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太多了...“

“就这么定了。“林小满坚持道。

等老乞丐走后,阿贵好奇地问:“小满哥,这玉佩很值钱吗?“

林小满笑了:“至少值五百两。“

阿贵瞪大了眼睛:“那您为什么只给五十两?“

“因为,“林小满说,“做人要知足。老人家不懂行情,我们不能占他便宜。“

阿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林小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赢得街坊们的信任。

从那天起,阿贵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不仅学会了辨认各种药材,还主动承担起了记账的工作。林小满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一天晚上,打烊后,林小满把阿福和阿贵叫到一起。

“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林小满说,“我决定给你们涨工钱。阿福每月二钱,阿贵每月一钱五。“

阿福连连摆手:“小满哥,不用...“

阿贵却笑嘻嘻地说:“谢谢小满哥!“

林小满笑了:“这是你们应得的。不过,我还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阿贵问。

“从明天开始,“林小满说,“你们要教我认字。“

阿福和阿贵都愣住了。他们这才知道,原来林小满不识字。

“小满哥,“阿贵说,“你为什么不早说?“

林小满叹了口气:“我从小就是孤儿,没机会读书。现在开了药铺,才发现不识字太不方便了。“

阿贵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从那天起,每天打烊后,三个人就围坐在油灯下。阿福教林小满认字,阿贵则负责讲解账本。渐渐地,林小满不仅能看懂药方,还能自己记账了。

一天,一个外地商人来到店里。他拿出一张药方:“掌柜的,照这个抓药。“

林小满接过药方,仔细看了看,突然皱起眉头:“这位客官,这药方有问题。“

商人一愣:“什么问题?“

“这味药,“林小满指着药方上的一味药,“和这味药相克,一起服用会中毒。“

商人脸色大变:“真的?“

林小满点点头:“我给您重新开个方子吧。“

商人千恩万谢地走了。阿贵好奇地问:“小满哥,你怎么知道那药方有问题?“

林小满笑了:“多亏你们教我认字,我才能看懂医书啊。“

阿贵恍然大悟,突然觉得,自己这些日子的努力没有白费。

就这样,林小满的药铺越来越红火。街坊们都说,这不仅是间药铺,更是个温暖的家。而这一切,都源于林小满那颗善良的心,和他对伙计们的信任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