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野蛮人(3)

沈弼和袁天凡听完,都陷入了沉思。雷永孝心中清楚,只要沈弼出面,港府方面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果然,片刻后,沈弼缓缓开口:“雷生,这种局部收购确实史无前例。但作为特殊行业,我愿意为你活动一番,问题应该不大。”

得到沈弼的支持,雷永孝和袁天凡都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收购的关键环节,如果无法解决,后续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雷永孝继续说道:“其次,中巴的股份主要集中在黄家和颜家手中。我希望委托获利多从他们身上打开一个缺口,从而获得控股权。根据我的调查,黄家的突破口可能性最大。”

袁天凡此时插话道:“雷生,获利多将全力以赴。请相信我们的实力。”

沈弼也点了点头,表示支持:“雷生,汇丰和获利多都会全力协助你完成这次收购。黄家的股份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尝试突破,比如私下谈判等。”

雷永孝露出满意的笑容:“有沈弼先生和袁生的帮助,我对这次收购充满信心。”

沈弼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雷生,你的眼光和魄力令人钦佩。不过,收购中巴只是第一步,未来的经营策略才是关键。汇丰不仅会在资金上支持你,还会在战略上为你提供建议。”

雷永孝点头致谢:“沈弼先生的建议非常宝贵,我会认真考虑。”

接下来的讨论中,双方详细规划了收购的具体步骤,包括资金调配、市场吸筹策略、与黄家和颜家的谈判方案等。

袁天凡作为获利多的代表,提出了许多专业意见,雷永孝也从中受益匪浅。

会议结束时,沈弼站起身,与雷永孝再次握手:“雷先生,汇丰会全力支持你,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雷永孝握紧沈弼的手,郑重地说道:“沈弼先生,感谢汇丰的支持。我相信,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携手共进。”

离开汇丰银行后,雷永孝和曲凯翔坐上车,准备返回公司。

曲凯翔忍不住问道:“雷生,沈弼的态度似乎很积极,这次收购应该稳了吧?”

雷永孝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一丝深意:“沈弼的支持确实很重要,但这只是收购中巴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挑战还很多。

黄家和颜家不会轻易放手,市场也会对我们的行动做出反应。不过,有了汇丰的支持,我们的胜算大了很多。”

曲凯翔点了点头说道:“雷生,您的眼光和魄力真是令人佩服。”

雷永孝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望向车窗外,心中已经开始盘算接下来的每一步。

走千里路,999里才算一半,希自己可成功走完最后一里路。

………

这段时间,雷永孝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中华巴士(中巴)的收购事宜中。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到4月15日,雷永孝已经成功获得了中巴公司约20%的股份。

其中,他以9800万港币的价格,从黄家手中购得了10%的股权,另外花费8200万港币从公众市场吸筹了10%的股权。

为了给中巴董事会搅局,雷永孝派出曲凯翔出任中巴董事,顺安通出行公司已经持股20%,中巴不得不接受曲凯翔成为董事。

这一进展让雷永孝对收购中巴的信心大增,但他也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然而,就在雷永孝准备进一步推进收购计划时,市场突然传出了中巴公司可能被收购的消息。

这一消息在“四会”市场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关注。5月中旬,中巴的股价从原本的20港币每股迅速上涨至23港币每股,市场情绪明显被点燃。

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连收购价都被“曝光”——每股24港币,而收购方正是雷永孝旗下的顺安通出行公司。这一传闻不仅让中巴的股价飙升,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多家媒体记者纷纷致电顺安通出行公司,试图求证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甚至有些记者直接将电话打到了九龙发展公司,希望从雷永孝的其他业务板块中找到一些线索。

然而,无论是顺安通出行公司还是九龙发展,都未对传闻作出正面回应。

事实上,雷永孝并非不想回应,而是他还在等待港府的批准。根据香江的法律规定,中巴作为公共运输行业,必须维持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否则将失去专营权。

因此,雷永孝提出的“局部收购”方案,需要得到港府的特别批准。在未获得正式批准之前,他无法对外公布任何消息。

尽管如此,记者们并没有放弃挖掘新闻的机会。很快,他们扒出了一个“大瓜”——雷永孝新成立的顺安通出行公司,竟然持有九龙巴士40.7%的股权!

这一发现让媒体和公众大为震惊。

九龙巴士和中巴是香江两大主要的巴士服务商,如果雷永孝成功收购中巴,他将同时掌控这两家巨头公司,几乎垄断香江的公共交通市场。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有媒体评论称,雷永孝的野心不仅仅是收购中巴,而是要通过整合九龙巴士和中巴,打造一个香江民生企业的巨无霸公司。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影响市场竞争,还可能对普通市民的出行成本和服务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外界的猜测和质疑,雷永孝并没有急于回应。

他知道,此时任何不当的言论都可能引发更大的舆论风波,甚至影响港府对收购案的审批。因此,他选择保持沉默,专注于推进收购计划的下一步。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越来越激烈。中巴的股价在传闻的推动下继续上涨,甚至一度突破了24港币每股的“传闻收购价”。一些投机者趁机入场,试图从中巴的股价波动中获利。

而中巴的股东们也开始对公司的未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麻伟涛是一个持有5.1的小股东,面对雷永孝的收购计划(45%),他的态度成为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