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审问

“喂喂喂,你们干什么的?!”

见杨硕气势冲冲带人把他们包围,翻译慌忙大呼。

“干,干你祖宗!当日本人的狗腿子,还他娘的有脸对老子大呼小叫?”胡四海箭步上前,一脚将翻译踹翻在地。

另外两人下意识摸向腰间,几十杆枪咔咔咔瞬间举起,迎着四面八方黑洞洞的枪口,几人终究是没敢有反抗动作,乖乖任凭杨硕的人把他们制伏。

“军爷,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就是来游山玩水的普通人。”翻译脸上翻腾着痛苦的表情,委屈求饶。

杨硕冷冷一笑,过去掀开他的上衣,欻的拔出腰间手枪,上膛顶在他脑门。

“呵,普通人是吧?普通人也应该认得这东西吧?”

“军...军爷!错了错了,我们错了!”翻译立刻跪地求饶,瞳孔放大骇然的看着杨硕。

杨硕不屑的瞪了他们一眼:“等会儿再收拾你们,现在留你还有用。”

“你呢,逼崽子,老实交代,在晋西北还有多少像你一样的人?”走到小胡子面前,杨硕开门见山问道。

在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视野中,小胡子头顶赫然浮现一大片黑色词条:【测绘专家】,【精明狡诈】,【天皇走狗】,【野心勃勃】...

“别耍花样,日本话我也能听懂一点。”

杨硕这话倒不是吹嘘,上一世多少跟各位老师学到了一些口语化的表述,但只有在特殊场合才有用武之地。

翻译立刻把话传过去,小胡子努力装出一副无辜样子。

“他...他说,他对我们国家的地理风情很感兴趣,来这儿是为了学术考察。”

杨硕皮笑肉不笑,冷冷道:“这种屁话,你觉得老子会信?”

小胡子依然克制着自己,摆出老好人姿态,杨硕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将他背包里的东西抖落到地上。

瞧见这一幕,小胡子立刻着急了,嘴里叽歪乱叫个不停。

杨硕认真在杂物堆中翻找着,水平测试仪、卷尺、尚未完善的地图、密密麻麻记载着广陵村落人文数据的笔记本...

最后在角落中,杨硕翻找到一枚肩章,表情玩味走到小胡子跟前:“准尉?辛辛苦苦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干苦力,日本人才给你这么芝麻大的官,待遇不怎么样嘛。”

“八嘎牙路!!支那猪,死啦死啦地!”

见自己的身份被揭穿,小胡子当即暴跳如雷,挣扎着叫骂道,伸腿挥拳朝杨硕打来,结果被边上两名特战队队员轻轻一架,便两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的扑腾着。

胡四海照他的脸狠狠一个电炮,把他揍得满嘴是血,“奶奶个腿,还敢骂人。说,来我们这里干什么?!”

冷冰冰的枪管顶在小胡子脑门,可他依然张牙舞爪叽里咕噜的骂着。

杨硕早料到这一幕,转身看向翻译三人:“你们只有一次机会,同样的话我不想问第二遍。”

说话的同时,杨硕拉响手枪枪栓,瞄准其中一人,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你们来自哪个部队?奉谁的命令来这儿?除了他,还有多少日本人在晋西北?”

三人毫不怀疑,但凡自己多啰嗦一句,对方就会结果自己。

“我...我们是晋绥军独立第三旅的士兵,奉226团团长陈兆铭的命令,保护这个日本人在广陵西北一带考察。”

“我们...我们只负责他一个人,还有多少日本人,我们也不知道...”

“果然啊...”杨硕眼神彻底冰冷下来。

他早猜到是阎老儿在背后作祟,晋绥军在晋西北只手遮天,没有阎老儿帮忙,这帮杂碎怎么可能潜进来。

这倒也符合阎老儿一贯的作风,一心只想在晋省做土皇帝,谁也不愿得罪。

哪怕日寇打响全面侵略战争,这老小子明知日寇的侵略意图,还试图通过与对方合作保存实力,在后来的晋西大战中主动避让。

再到后来,阎老儿甚至与日寇谈判,并达成秘密协议,通过军事让步获得对方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从而拿到与秃子博弈的筹码。

总之,抗战前期阎老儿的表现,完全是卖国求荣的典型。

“砰!”

一念至此,杨硕火气便腾的一下冒出来,一枪打在他们身前,刺鼻的硝烟味道窜入鼻腔,让三人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再不老实交代,下一发子弹就会打在你们脑门。”杨硕的声音不带一丝一毫情感,听的三人胆寒。

“军...军爷,我们真不知道,该说的都说了...”

杨硕眼神一凝,作势便要抬手。

“军爷!我想起来了...”突然,翻译抬头疾呼。

“我想...想起来了军爷。前些日子团长在全县,甚至全市寻找懂日本话的翻译,最后一共找了十几人。”

“我猜...最多应该也只有十几名日本人来了晋西北...”

杨硕沉吟不语,这翻译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

只是,敌人具体分布在哪儿,此事的幕后主使有没有来晋西北,这些关键信息都没有。

“先把人带回去。”杨硕挥挥手示意收队。

回到一营营部,杨硕始终眉头紧锁,暗暗思忖着怎么把对方挖出来。

胡四海在一旁也不敢打扰,默默等着。

“日本人的踪迹太难找,不过,晋绥军的大营倒是就摆在那儿,但以17团现在的实力,又不可能跟一个旅部硬碰硬...”

杨硕嘴里自言自语道。

胡四海悄悄从旁边插嘴:“团长,反正日本人要在广陵县遍撒网,到处绘制咱们的地图。要不,咱们也分头行动,全县范围内抓人?”

从虎跑山一回来,杨硕就向胡四海讲述了日本人潜伏至晋西北的真正意图,气的他差点冲出去宰了小胡子。

杨硕摇头:“这么做太费时费力,我们的人员一旦分散,被晋绥军盯上的风险也会提高,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风险不能冒。”

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方法被否定,胡四海也没了主意。

“不过...”

杨硕话锋一转。

“在我们已经控制的地区内,倒是可以先这么办。你派人通知二营长、三营长,让他们这段日子加强巡逻,一旦发现类似形迹可疑的人员,立刻抓捕。”

“同时,想办法摸清陈兆铭和226团的底细和动向,来晋西北落脚快半年,咱们17团也该好好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