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转移,杨硕的想法
- 亮剑,从烽火词条开始崛起
- 长歌当哭z
- 2027字
- 2025-03-09 10:19:36
“是...”胡四海虽说不舍,但还是坚决执行命令,将消息传递出去。
守在战壕里的战士,立刻起身收拾东西,准备转移。
杨硕掏出地图,两眼死死盯着包座乡向北部延伸的地图,久久不语。
“团长,准备走了?”秦宣文凑过来问道。
杨硕轻笑着点头:“离开草地,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往后咱们就是鱼入大海,再也不可能被秃子追的到处跑。”
“呵呵,这段糟践日子,总归算是熬到头了。”秦宣文也是一脸憧憬,“算算时间,侯全喜应该带着伤病号们离开包座地界。”
杨硕嗯了一声:“我们足足两个师在这里吸引敌军,这会儿四军还占据了包座北部要道,包座后方应该是完全空虚,正是咱们穿插过去的好时机!”
“唉,准备准备吧,要跟兄弟们告别了。”
听着前方渐渐稀疏的枪声,杨硕叹了口气,走出阵地。
战斗进入尾声,除了师指挥部几人跳到边上的河流逃走外,敌49师几乎全军覆没。
这种你死我活的近距离白刃战,不打到一方彻底落败几乎不可能停手,88师、89师的将士早就做好了死战到底的准备,对这个结果也在预期内。
至于逃掉的几名将领,对战斗结果无伤大雅,本来打响包座战斗的目的,也只是突出敌人包围圈、补充资源。
眼看着敌军所剩无几,各团指战员都已经开始鸡贼的指挥战士打扫战场。
眼下可不是互相谦让的时候,晚动手一会儿,战场上估计连根毛都剩不下。
尤其是李云龙这厮,堂堂一个团长亲自下去打扫战场,背着扛着至少七八条步枪,腰间挂了一圈手榴弹,嘴快咧到后脑勺。
19团的战士也个个如狼似虎,看到枪炮比看到金子都眼红。
杨硕等了快半小时,李云龙才气喘嘘嘘的卸下一身装备,朝他走来。
“累死我了老杨,他奶奶的,爽快!你小子今天倒是大方,居然不过来抢东西?”
“先说好啊,自己想要装备自己缴获去,老子一分没有!”
李云龙一屁股坐到杨硕边上,满脸疲惫的笑意。
杨硕无语的瞥了他一眼,这一仗打下来,别的团杨硕不敢保证,李云龙和19团一定吃的饱饱的,后半截路途不用再担心。
歇息一阵,见杨硕半天不语,李云龙缓缓坐起来:“咋?准备走了?”
杨硕点头:“是,趁49师这块口子空缺,早点冲出去,省的夜长梦多。”
李云龙咂摸着嘴:“也对,现在不跑更待何时。想好了?不跟我们一起去陕北?”
杨硕摆摆手:“算了,组团扎堆多没意思,晋西北那块空虚,还没有我们的力量,我先过去发展发展,等兄弟在那儿壮大了,把阎军干下去,请你过来喝酒。”
“哈哈哈!那感情好!说定了,再见面的时候请我喝酒,你小子...可不能说话当放屁!”李云龙大大咧咧的笑骂道,但语气明显缓和几分。
各部突破包座封锁线后各奔前程、独立发展,这是总指那边的计划。
秃子的部队追的太紧,大部队战线拉的太长,总指的意思是,几个方面军都抽调一部分力量,悄悄转移出去,各自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待日后时机成熟再露出獠牙。
这就是前些日子在四方面军指挥部开会,徐指交代的第二项任务。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杨硕才会带着全团的伤病号一起奔赴包座,因为战斗结束后,他们根本不会回到原本的队伍序列。
杨硕的17团、李云龙的19团,还有孔捷、丁伟几人,都是徐指点名暂时脱离大部队的人选。
原因很简单,这几位都是不安生的主,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反倒压抑个性,还不如撒出去自由成长,也许日后会有惊喜。
原本,规规矩矩的杨硕不在这个范畴,但抢粮事件过后,徐指改变了对杨硕的看法,索性把他一起撵出去。
在指挥部,几人一夜思考,都有了计划奔赴的方向,李云龙、丁伟、孔捷仨人目标一致,都准备先向北进入甘省,接着朝东部转移,预定落脚点在陕宁交界处一带。
这个方向与大部队的转移方向大体一致,只是他们几个团先行一步,路线不算难,目标区域敌人势力也不强,算是极为稳妥。
唯独杨硕决定,直接朝东北方向进军,目标是晋西北。
这个方向意味着,杨硕和17团不光要面临更艰难的行军,抵达目标区域后面临的风险更大。
晋西北目前被阎军牢牢把控,几乎没有自己人的力量。
杨硕这一步棋,相当于深入龙潭虎穴,处境堪忧,所以李云龙才会担心杨硕和17团。
前路渺渺,过草地这一趟,身边多少战友说没就没,李云龙真不想从今往后再也打探不到关于他和17团的任何消息。
杨硕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就连徐总也大吃一惊,称他的决定非常大胆。
但,风险与收益并存。
如杨硕所言,晋西北是一片空白,那里靠近晋原,人口众多、资源也丰富,否则阎军也不会盘踞在此这么多年。
只要不被阎军拿下,17团将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杨硕还有自己的算计,他的烽火词条系统,只有在不受束缚的环境下,才能彻底放开手脚发挥作用。
有这个金手指在,杨硕有信心在晋西北活下来。
待日后李云龙几人辗转来到这儿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跟敌人硬拼。17团目前的编制还不到一个营,潜伏下来不是什么难事。”杨硕笑笑,给了李云龙一个放心的眼神。
“那好,好兄弟,废话不多说,咱们来日再见!”
说着,李云龙郑重敬了个军礼。
“嗯!一定会有再见的那天!”
杨硕回敬一个军礼,俩人握手告别。
夕阳斜照,日渐西沉。
在88师、89师大部队兴高采烈的打扫着战场时,一支仅有二百来人的队伍,迎着夕阳悄然消失在山口,没有惊动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