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想建厕所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冒奶的小键盘
- 2004字
- 2025-04-24 15:58:44
傍晚的时候。
陈明勇、林晓和耗子回来了。
他们回来后,直接去了陈光明的家里。
“今天怎么样?”陈光明询问道。
“自然没问题。”
林晓得意开口,随后把情况讲了一下。
他们原本计划去五个村的。
但去第二个村的时候,就有其他村的人过来了。
他们就干脆没再动,等着这些村的村民自己过来。
“我特意问了一下,基本都是这几个村的。”
耗子在陈光明画的简易地图上画了个圈。
“嗯,不错。”
“那以后可以在这个地方固定下来。”
陈光明点点头,在纸上涂涂画画标注了时间信息。
随后,他开始收货。
这一次几人卖的东西明显没昨天多。
这些村本来就不偏僻,村里也有人会外出帮着带东西,另一个原因就是陈光明和陈父已经去卖过。
第一次的需求基本是最大的。
特别是纽扣、发绳和绣花针这些小商品,买了一次后就能用很久,只有那些日用品能受欢迎一些。
最后算了下账,每个人只赚了两块多。
这个收入对于普通工人来说都算高的了,只是昨天赚了五六块,这一对比下来,这趟收入就显得不太多。
陈明勇、林晓和耗子倒是很满意。
这一趟倒是没费多少功夫,这个收益很不错了。
最重要的还是,这是他们独自完成的挑货郎任务。
“明天我们继续进深山吧!”陈明勇兴奋道。
“行啊。”
陈光明笑着点点头。
等大家离开,他又开始整理东西。
这一次的东西量不多,他打算下次一起送去卖。
“娘,这些新鲜山珍,你给晒成干货吧。”
山珍里面大多数都是干货。
新鲜的晒成干货后还能多卖不少价。
但也有少数新鲜的,他也打算晒成干后一起卖。
“行。”陈母点点头。
农村妇女就没有不会晒干的。
现在秋冬季节,天气也非常适合晒各种干货。
将所有东西都理好,陈光明估摸着这一次还是能够赚五块左右,主要还是因为鸡毛换糖后的利润太高了。
这么一算,只是收货进货,赚的竟然比陈明勇几个挑货郎还要多,让他都想多发展一些二级挑货郎了!
他脑海里把一些熟悉的村里人信息过了一遍。
陈父就一个兄弟,关系还不好,指望不上了。
但陈母那边的几个表兄弟还是挺不错的,回头可以去徐家村那边问问,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干。
现在市场还没有放开,他肯定先选前世帮过他的,还有一些关系还不错的亲戚朋友,这些人信得过。
至于其他关系一般的村民,可以等市场放开再说。
晚饭,陈父和陈光年才回来。
他们说起宅基地那边已经处理好,可以挖地基了。
“开始打地基了啊。”
陈光明忽然想起前世房子的一些事。
他们其实是有四间地基的。
但前世就盖了三间房,留了一间在那里。
后来村里修路要从这过,就说这地是村里的。
双方扯皮了很久,最后虽然路没有修这里过,绕了一圈,但这地最后是谁的就说不清楚了。
“爹,我们四间地基呢。”
“这间暂时不建房子,我们建个厕所吧!”
陈光明提议道。
他这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早就有想法。
这个年代大家上厕所要么用自家的恭桶,要么就去旱厕,味道是真的难闻,他上一次差点就踩里面了。
那不如干脆就建个简易的厕所,把地先给占住!
“把厕所建自家隔壁?”
陈父满脸嫌弃,“那不得臭死!”
陈光明知道陈父说的是旱厕,满脸黑线。
“我说的是城里的那种厕所,不是旱厕。”
“算了,跟你说了你也没见过,倒是挖地基的时候你跟我说一下,我过去跟你说要怎么挖。”
陈光明直接道。
陈父挠挠头,他确实没见过城里的厕所。
但幺儿是怎么知道的?
他轻咳一声,感觉幺儿确实是家里最有见识的。
“这建厕所,应该要不少钱吧?”陈大嫂忍不住道。
城里的东西,一听就感觉很贵。
“嗯,要建个一模一样的确实要不少钱。”
陈光明听了也点点头。
这厕所都建了,以后马桶这些东西肯定要安排上。
真算下来,建个厕所比一间房都贵了。
“我们先建个简单的。”
“厕所等我赚钱了,我来建。”
“但是水沟和化粪池这些都要提前挖好。”
陈光明想了想道。
等他之后赚了钱,这些也就不是事了。
重生一回,他不想再亏待自己,该享受就要享受。
陈大嫂这才没说什么。
陈父也点头应下,“等赚了钱,我来建就行。”
见陈父答应下来,陈光明笑着点头。
他也打算没事就去新房那边看看,尽量把房子建的更好些,弥补前世的一些遗憾。
……
第二天天还没亮。
陈光明四人就出发前往大南乡。
随后一路向着平阳县城的那片山区行去。
这次他们去的会更远些,当然也更加的偏僻。
幸好沿着山路,他们还是来到了目标的章家村。
“这里好偏,似乎没啥人。”陈明勇四下张望。
“那我们再往里走走。”
陈光明带着几人沿着山边继续走。
来到一片梯田前,他才看到有一个凉亭。
这个位置就很不错。
陈光明找好地方放下箩筐,敲起了花鼓。
花鼓刚响的时候,一时半会儿都没有人过来。
就在他们打算换个地方的时候,才见到有村民好奇的往这边走过来,全都面带疑惑的看着几人。
陈光明见了,连忙又敲了一段花鼓,才上前用瑞安话搭话,但是这边的村民基本都是讲闽南话的。
他就用闽南话跟大家交流起来。
“货郎,你们收不收山药啊?”
一个村民见四人挑着箩筐,忽然对陈光明反问道。
“我们这里的东西可以用山药换。”陈光明点点头,“只要是山珍我们都收,野货也是一样。”
“不是,我说的不是换,是收。”
“我们村里种了很多的山药,问你们收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