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晟沉吟片刻,看了眼悲痛不已的程显静,忽而问道:“方才我听你家师尊所说,似乎是发现了一处灵脉,此言可真么?”
闻言,程显静的眼中闪过一丝慌意,沉默半响,还是决定如实回道:“半载前,师尊领着我等下山游历,路过大景清河郡时,来到了一处幽谷之中。”
“就在我们歇息之时,突然间有神光冲霄,灵机奔涌如潮。只是,这般异象只持续了数个呼吸,便戛然而止,若非是亲眼所见,我都要以为是一场错觉了。”
“因为事发突然,恐有变故,我等只是简单的记载了一下位置,便匆忙离去了,只是不知为何,还是漏了行踪,被血魔宗死追不放,无奈之下,只能逃遁至此。”
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这更可能是某位高真遗留的灵府或者某种天地宝物现世。
张珩静静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道:“如此说来,那灵脉极有可能就在那幽谷之中。只是为何灵机只闪现片刻便消失,这其中必有缘故。”
黄晟微微颔首,回道:“不错,若真是灵脉现世,按理说灵机应当持续涌动,绝不会如此短暂。莫非其中有禁制,或者被什么力量强行掩盖了?”
程显静心下一惊,忙道:“当时,我家师尊也看出了一丝蹊跷,或许真如两位前辈所说,有强大禁制存在,只是我等修为尚浅,不曾贸然深入探查。”
张珩不置可否,道:“你可还记得具体位置么?”
程显静未作犹豫,自袖囊中拿出一块丝帛奉上,道:“我早已在舆图上标注了。”
张珩伸手接过,只扫了几眼,便根据山川走势,看出了几分玄机,不由得暗忖道:“居然是此地?这般来说,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原来,舆图上标注的地点,早在四千年前,正是一处修道宗门所在,此宗虽说算不上大派,但鼎盛时也有元婴真人坐镇,门中自然有一处规模不大不小的灵脉。
黄晟在张珩脸上扫了几眼,见其不言不动,似在思量些什么,他又瞥了眼垂手而立的程显静,眸中不由得闪过一缕光芒,问道:“张道友,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见状,程显静浑身一抖,差点跳了起来,忙解释道:“这幅舆图绝无一丝一毫的作伪,如若不信,我愿立下法誓。”
张珩看出了程显静的惊慌,微微一笑,将手中丝帛递给黄晟,回道:“并没什么不妥。”
听得这话,程显静长吐一口气,心下也是一阵放松。他看不透面前两人的修为,但很显然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
黄晟反复看了几遍,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之处,又想到方才张珩的举动,眉头不由得皱了一皱,不过很快就回复自然,只淡淡道:“的确没什么不妥。”
接着,他一挥手,便有一瓶丹药飞落至程显静面前,道:“这是回补元气的丹丸,尔等收下吧。”
程显静连连道谢,又见张珩再无问话的意思,便很有眼色的提出了告辞,简单收拾了下师尊的遗物,便领着几名师弟离去了。
就在这时,高空之上忽然爆开一道青色火焰,星火点点向四面飞去,数丈之内的雾气顿时被席卷一空,一道人影毫不迟疑,趁机便要往山中遁去。
黄晟轻“咦”一声,接着手腕一抖,一支云纹朱笔飞上半空,刺啦一声直直点落,那人措手不及,瞬间被击中眉心,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落了个魂飞魄散下场。
他收回法器,纵身上空,刚落至飞舟上,一名弟子便上前来,拱手道:“黄师兄,刚才这人不知施了什么术法,居然瞒过我等感知,大意之下,差点让他逃走了,幸好有师兄出手。”
黄晟摆了摆手,沉声吩咐道:“不要大意放松,继续出发吧。”这弟子神色一凛,大声称是,立马下去准备了。
张珩走上前来,听得这话,也是颇为认同,此地山高水恶,说不准还有其他的血魔宗的弟子得了消息正在赶来,提早离去才是明智之举。
黄晟早就听见脚步声,回过头来,笑问道:“以道友来看,是灵脉复苏的可能性大么?”
张珩神色平静,道:“尚未可知,不过道友若有空暇,倒是可以去看上一看。”
黄晟点了点头,接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暗忖道:“要我走上一遭是有些难办,不过把这个消息送给他人,倒是可以换来些好处。”
他修炼至今,依旧不过是练气七层的修为,大道之路已然断绝,不得已在山门领了司职,虽多了一份资财来源,但平日里也多受限制管控,等闲不能下山。
反而张珩这般新入门的弟子,是山门着重培养的新生力量,只需一心修持,自由时间倒是极其充裕。
当然,这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任何一个山门都不会白白供养一个闲人,如果张珩不能在三十载内迈入灵真境,最好的结果也是这般,在门中谋一份司职处理些俗事。
见黄晟陷入思索,张珩微微一笑,也不打扰,拱了拱手,便寻了处静室去了。
在他看来,程显静提供的消息多半是真,不过当务之急却并非是寻觅灵脉线索,而是提升自家修为。
况且,那名血魔宗的修士已经逃了出去,那这个消息定然是瞒不住有心之人的,届时说不定便会有一场龙争虎斗,若是修为不够,便是早早去了也无济于事。
想通此番关节,张珩便闭了静室大门,又简单设了个阵法,专心打坐修炼去了。
谯明山位在溟泉州之北,主峰高有万里,更有数百座奇骏险山,连绵不断,不见边际,若是越过此山,再往北去十万余里,那便是妖物遍布的螟蛉洲地界了。
不久前,他辞别黄晟,来到这座矮山之上,放眼望去,只见谯明主峰没入云霄之中,雾幻云翻,更远处则是山峦错落,青翠如海。
虽说看去格外祥和,但张珩早已仔细翻阅过谭真人送与他的那本书册,知道此地鱼龙混杂,时常有修士之间的拼杀争斗,况且也并非是所有的天池之中皆能孕育出明梁之雷,若想取到此物,得需要好好琢磨方能下手。
张珩稍作沉吟,暗忖道:“如今春分未至,不妨先去那几处仙市去转上一转,寻个落脚处,打听下消息也好。”
念及至此,他看准方向,随后纵身而上,化一道青色遁光往云天中飞去。
相比海涯观飞舟仙市的恢宏异常,此地可谓是另有一番风情,少有宫阁楼观,多是山房精舍,且依地势起伏而建,若非道上行人皆是有修为在身,倒更像是一处藏在深山的俗世村落。
随意逛了一圈,张珩便来到一隅偏僻角落,把眼一扫,看到一处悬挂匾额的草堂,上书“谒星阁”三个大字。
看这匾额,他心中忽而一动,当下就抬脚迈入。
到了大院之中,立刻有一位身着霓裳羽衣,柳腰细眉的秀丽女修迎了上来。这人见了张珩,万福作礼,柔声道:“这位尊客,请随我入内小坐。”
张珩点了点头,在此人的引路下,来至一处宽敝厅堂。从外间看去不大,但似乎布置了什么手段,里间倒是显得格外宽敞。
这里摆有长案软椅,两侧更有数间偏殿,时不时有人出入往来,只是这些人大多面容模糊,似被一层雾气遮蔽,显然是不愿让人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
不过从他们身上毫不掩饰的气息来看,有不少人是魔道修士,甚至还有数名妖修异类。
见状,张珩心下也是微微惊诧,随即又是恍然,暗道:“果真如传闻中的那般,只要出得起灵石,谒星阁便不问出身一视同仁。”
盏茶功夫,那名秀丽女修又款款而至,伸手虚虚一引,道:“尊客请往这边去。”
张珩依言而行,入了左侧偏殿,里间不过二丈方圆,空空荡荡,光线略显昏暗,仅仅在正中设了一张座椅。
刚一落座,他对面虚无处便传来一道清朗男声,道:“这位尊客,可是要打探消息,还是要出售宝物?”
张珩神情不变,道:“贫道来此,有意寻一道明梁之雷。”
“唔,明粱之雷么?百斤灵砂便可换取一壶。”
张珩笑了一笑,接着道:“非是寻常的明梁之雷,而是春分时节所孕育而出的,道友手中可有么?”
那人沉默片刻,道:“尊客所求,恐怕只有顾家方能满足。恰好,顾家三公子正在寻求一头万寿龟,你若能寻到,或许能换到你所求之物。”
闻言,张珩目光微闪,拱了拱手,道:“如此,贫道多谢了。”
“无需道谢,灵砂五百斤。”话音刚落,房顶便飞下一尊瓷白玉盏,悬在半空,静止不动。
张珩笑了一笑,一挥手,将一只袖囊掷在玉盏中,道:“此中有灵砂五百斤,道友可拿去点检。”
那人并未出声,似乎并不担忧有人敢弄虚作假,灵光一闪,玉盏连同袖囊一并消失不见了。
出了谒星阁,张珩心下暗自盘算起来,按谭真人送于的书册所载,这顾家乃是谯明山方圆数千里内排得上号的世家,族中有金丹真人坐镇,而万寿龟乃是一种异兽,传说若能将其驯服,有延年益寿之效。
熟读观中经藏的张珩自是知晓,仅仅让万寿龟顺服认主,并没有有延寿之效,但其精血却是一种名为增寿丹的丹药的主要药材。
此龟寿命悠长,却极难生诞灵智,修为也普遍不高,但却有一门独特本事,能完美的敛去自身气息乃至于生机波动,便是近在咫尺也很难察觉。
想到这里,张珩不免叹了口气,他初来乍到,手中没有一点关于万寿龟的线索,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寻到,显然,想通过这条途径得到明梁之雷的希望可谓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