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块抹布,我和枕边人大吵了一架,出家出走了。
太阳躲进了云里,那天空就像我的心情一样,阴晴不定。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不想一个人去餐厅,也不想去图书馆,电影院也没有兴趣。以前那些感兴趣的事情,现在都没兴趣了。
明明分别了这么久才重逢,却为一点芝麻小事儿大吵一架,简直太荒谬了,我不知道平时脾气那么好的他,今天怎么跟点了炸药似的,我还没怎么吊脸,他已经怒不可遏了。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问,不说。吵,更不说。那就不如走得远远的,他不走,我走。这事要放在从前,我立马背上包去外去旅游了。可现在不行,哪里都烦人,而且经济上也有点不是那么回事,节约现在是我的第一要务,当然,前些年那些一个人外出的激情也没有了。
自从网络越来越发达后,见过的多了,好奇心没了,成天看那些博主这里忽悠一下,那里忽悠一下,看完了,自己便再也没有动心动身的念头了,感受已经有了,就不需要再重复。
所以,此刻,我纵然心里烦躁得不行,也无法像从前一样出行,金钱可能是次要的原因,真正的问题是我已经没有了好奇心,外出便索然无味了。
街道依然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但我并不觉得人们脸上是幸福的表情,看上去,他们好像都不太开心。现在大街上主要是以小食店为主,其余的店铺大多都关门了,还有一些小超市苟延残喘着。
看样子,电商平台发达之后的带来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老板越来越少,但是老板越来越大。之前一条街可以养活上百家商店,就有数百个老板。现在网络上的一个资本家可以干死成千上万的小商人,赢家通吃的法则也太显而易见了。大老板越来越大,大得离谱。小老板越来越小,渐渐变成无业游民。
网络市场的游戏是可怕的,枕边人算过一笔账。一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一天有86400秒,而电商有多上?数以亿计吧?就算流量按秒算,露个一秒的脸,概率也只有0.000864。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呆住了,由此看来,如果没有大资本大流量与好到离谱的运气,想在电商平台生存下来,概率小到可以忽略。
结果是什么?大资本快速集聚了所有的资源,只要量走得起来,还可以将成本压得极低。
就这样,原来可以养活成千上万的人行业,慢慢就变成少数人的游戏了。
那些小老板都去了哪里呢?有跑滴滴的,有送外卖的,有打零工的,还有天天和老婆孩子在家里斗气的。枕边人说,虽然公司现在情况也不容乐观,但他也不敢轻易动窝子。
我也是同样的看法,我一直认为那些能开商店的,能做点小生意的,都是头脑灵活,有点社会阅历与经验,算得上人群中精明的,还有点小狠劲儿,可现在放眼一看,我觉得有些悲伤。
大街上的店铺真的作了卖吃的,做小超市的,其他的几乎都很少了。
有些服装店每次路过的时候,看到的老板都不是一个人。每次路过同一条街,都看到同一家店却换人在装修,吃着机器发出的刺耳尖锐的声音,我总在想,能活几月呢?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是靠东拼西凑来的钱开的店,或者从网贷公司借的钱搞起来的。
客户在哪里?就像我一样,虽然我希望街上每天都红红火火的,店铺都不要倒,可是一卖东西,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往网上凑。一来方便,躺在沙发不到几分钟就完成了整个交易,而且还特别便宜。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我的同情无法改变我的人性。
现在,枕边人一定是遇到了严峻的问题,但他不说,我也只能瞎猜。我们与大街上这些消失掉的店铺是一样的命运,我们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怎样生活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怎样努力才能触到生活的意义。
这一刻,我有些后悔,感觉自己刚刚太冲动了。他爱干净没错,是我自己太随意了,一点不像个贤淑的女人。前几年我还觉得自己地位挺高,毕竟挣的钱比他多,对他呼来喝去习惯了。如今要改掉这些毛病,看上去并不容易。
也许是下意识,晃着晃着竟然逛到了一家书店,我朝里瞅了瞅,没看见熟悉的身影。无事可干,我便在店里瞎转起来,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漫画集。
这是一家旧书店,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2公里,不算远。
这里,其实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老板是我的高中同学。
我的这位高中同学与我同姓,叫高尺余,因为这个名字,他几乎被同学们一直笑到高中毕业。
高尺余是个性格颇好的男生,他家里四个姐姐,他是老五。这个老五倍受姐姐们的疼爱,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姐姐们便凑钱给他开了这个书店。
说起来神奇,高尺余的这个书店在我们附近相对热闹的地段,店面虽然不大,但租金并不便宜,周围的店铺倒闭了一茬又一茬,可他的店铺这么些年了,依然在维持经营,也看不出衰败的样子。
有次聚会,大家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
“没有啊,我也只是勉强维持,不亏本就好了。去年我还亏本经营,原本想关门,可又舍不得。今年好一点点,可能是因为来我店里的都是老主顾吧,他们也有照顾我生意的意思。没有这些老主顾,我早关门了。”这话,不等于没说吗?
听完他的话,大家都有些失望。
我们行业刚刚受到政策影响那会儿,我曾经想过去那店里打工,也故意以开玩笑的口气说过。没想到,高尺余竟一脸认真地说:“羊羊,你要是能来帮忙,简直太好了。你什么时候来?”
我并不是开玩笑,但我最终没能去他那里打工,不是因为行情变好。
我的收入越来越少,不是因为我不够优秀或者不够努力,实在是因为学生太少。
之所以没有去高尺余那里做事,是因为枕边人一听这事儿,脸色就不好看。他没有说什么,可是情绪都写在脸上,我便打了退堂鼓。
在店里转了大约10分钟,我也没有看到高尺余。看店的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应该不是他家里人。高尺余我太熟悉了,他家的亲戚我大多都认识。
本来想问问那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最终还是打消了那个想法。问了做什么呢?
就算见到高尺余,又能聊什么呢?
把手里的书放回书架,我正准备离开,忽然看到一个浓妆艳抹,貌似整过容的女子像风一样的进来了,冲着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说:“妈,你回去吧。我这边事儿办完啦。”
老太太问:“小池他爸呢?”
小池,高尺余的女儿,今年应该4岁了吧?
“死逑掉了!”那女人细声细气,语气里尽里烦躁。
“你这孩子,这什么鬼话?”老太太皱起眉头,从柜台后面走出来,将一把钥匙交给那个穿着时尚的女人。看样子,他们是一对母女。
小池我知道。
但这个女人我并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