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苑内,朱媺娖端端正正坐在凤床床沿上,头上沉重的凤冠让她脖颈有些不堪重负。
方嬷嬷脸上愠色明显,公主嫁到安国公府,是国公夫人也是国公府的当家主母。
按礼制,安国公后院的十一位妾室理应近前侍奉,然而没有,从公主被抬进国公府,到洞房至今已过了个时辰,十一名侍妾,一个都没来拜见侍奉。
简直岂有此理,毫无规矩,没有体统。
安国公的八位美艳侍妾,据说是安国公还是孩童的时候从各地搜罗而来,其中好几位都跟安国公年纪相仿,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或许非比寻常,恃宠而骄也是可能的。
但朱静姝、朱栾青和朱栾萍这三名落魄郡主呢?
王室女子,竟和乡野女子一样如此不懂礼数?
两位嬷嬷黑着脸气的不行,国公府可不是皇室也不是王室,国公爷的侍妾不是宫里的娘娘,也不是王爷的侧妃,国公的妾室说句不好听的,其实都不能算人,她们只能算是货物,妾生子的地位甚至还不如奴仆。
换言之,她们是公主是正室贴身伺候的嬷嬷,从地位上而言,她们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妾室之上!
两位嬷嬷全都是万历年间十七八岁进宫选秀后成为宫女,熬了几十年,早已见惯了宫里的明争暗斗,相比起宫斗,大户人家所谓的宅斗,在她们眼里简直不值一提。
国公府后宅没有规矩,就该好好立立规矩,今天是公主的大喜日子,两嬷嬷就算窝火也不好多说什么,可两人已暗暗决定,得给国公侍妾们好好立立规矩,先从三个郡主开刀!
邓平酒量一般,高度白酒喝了七八两有些扛不住,当然以他的身份,其实别人敬酒,他浅尝即止甚至做做样子就行,可他今天有点累,于是多喝了几杯。
醉意熏头的邓平晃晃悠悠到了洞房,见两嬷嬷跟木头桩子似的杵那,似乎还能感受到些微敌意,倒也不甚在意,摆摆手让两人退下。
两嬷嬷没动,方嬷嬷很敷衍的福了一礼,随后取来挑盖头的喜秤,道:“国公爷,请挑盖头。”
邓平稍微清醒了些,知道洞房里还有一套程序要办,便接过喜秤,脸上挂着笑,去挑长平公主的红盖头。
朱媺娖幻想过无数次自己洞房时候的场景,母后在她出嫁前也和她说过许多让她面红耳赤的话,嬷嬷也教过她规矩。
透过红纱,朱媺娖攥紧团扇,只等夫君揭开盖头的那刻,以团扇遮羞。
邓平头晕得很,拿着喜秤就戳了过去,然后……顶着红盖头戳中凤冠……
朱媺娖低呼一声。
邓平被这声低呼倒是清醒了些,讪讪一笑,逼着一股清醒,将红盖头挑了去,就在朱媺娖以团扇遮羞的那一瞬间,他恍惚间看到一张倾国倾城,我见我怜的俏脸。
朱媺娖他‘见’过,手机拍的……
手机里的朱媺娖确实很好看,美目中的讶然之色更是没有一丝掩饰,将一位懵懂少女的娇俏可爱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显然,猝不及防下拍摄出来的照片才是最真实,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王承恩后面还拍了几张,可能是知道之后,朱媺娖的表情明显变的紧张和不自然了许多。
手机上还有一张崇祯帝伏案批阅奏章的照片,这张照片应该是王承恩在崇祯不知情的情况下,胆大包天拍下来的。
目的显而易见,王承恩是想用这张皇帝殚精竭虑的照片引起邓平的同情心。
照片上的崇祯四分之一的头发已经白了,三十几岁的年纪,还是锦衣玉食的皇家帝王却苍老的像是五十来岁的老人,伏案批奏章的身影似乎还有一点佝偻,一张照片,尽显一位为了帝国存亡呕心沥血的明君形象。
可惜邓平并没有因为这张照片引起共鸣,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因为后世破析得出的结果,让邓平并不觉得崇祯值得同情。
邓平曾经和朱常淦说过,北都紫禁城的那张皇位上如果坐的不是一位想要励精图治,满脑子都想成为中兴之主的皇帝,哪怕坐着的是个三岁孩童甚至是一头猪,大明也不至于糜烂到如今这地步。
疑神疑鬼,刚愎自用,没有担当,不分轻重缓急,苦来苦去只肯苦老百姓却不敢对利益阶层动手的皇帝,其实结果早已经被注定。
这样的皇帝治理天下,面对的还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就算没了李自成也会有张自成,没有张献忠也会冒出无数个李献忠!
邓平如今也算是览尽美色,对女色已经有了相当强悍的免疫力,可在见到朱媺娖真人的第一眼,还是略微有些恍惚。
真要说朱媺娖的容貌在众女之上,其实也未必,甚至卞玉京几人在朱媺娖这年纪的时候,容色或许还胜过一两分,毕竟是青史留名的秦淮八艳,就算家国情怀、琴棋书画,才子佳人什么的能加分不少,可自身美色也肯定过硬,否则在男权至上的年代,想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岂非难如登天?
总体来说,朱媺娖还是长在邓平的审美点上,让邓平比较满意,至于什么政治、战争,那本不该是女子掺和的事,还是离远些好。
“国公爷,举杯共饮合卺酒,琴瑟和鸣喜庆浓,请。”刘嬷嬷手捧金盘,盘中放着两只酒杯。
邓平闻到酒味差点吐了……
但是合卺酒不能不喝,邓平只好拿起两只酒杯,将其中一只递给朱媺娖,道:“公主,请。”
朱媺娖含羞伸出玉臂,接过酒杯和邓平伸过来的手臂交叉,喝完这杯合卺酒。
方嬷嬷又拿来一只托盘,盘上放着一只馍馍,道:“公主,国公爷,请吃子孙馍馍,从此子孙延绵,多子、多福、多寿。”
“公主请。”邓平将子孙馍馍递给朱媺娖,后者轻轻咬了一点,剩下的被腹中空空的邓平几口吞了,跟饿死鬼投胎没多大区别。
两嬷嬷都看呆了……
刘嬷嬷恍神过后,娶来剪刀剪下邓平和公主各一缕头发,打成同心结,慎重装进匣中。
结发同心,这匣子会一直留着带入两人墓中……
越是大户人家,婚礼前期步骤越是繁琐,可入了洞房后,仅仅只会保留几项最基本的夫妻礼仪。
到这,其实洞房之礼已然结束,但是两嬷嬷一个没走。
“洞房花烛夜,春宵值千金。”方嬷嬷道:“今晚老奴伺候国公爷、公主行周公之礼。”
“?”
“……”
“滚!”邓平抬腿就是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