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徐屺一样慕名而来的不在少数,历史上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也就是和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留下佳话的那个家伙也来到了黄州,并且也兴冲冲的报名参加公务考核。
冒襄有秀才功名在身,不过六次乡试落第,深感怀才不遇,从此绝了仕途之心,加入复社后,安心著书立说,从此声名鹊起。
这家伙此番报考的专业科目是算术和治政……
次日,董小宛戴着轻纱,亲自坐镇黄州中学,不管怎么说她也是教育部部长,公务考核算起来是人事部的事,可这妮子本职工作尽心尽责,不干她的事,她也要来横插一杠子。
黄州中学草场上,冒襄正襟危坐,或许是冥冥之中总有那么一丝缘分牵扯,让冒襄心头不知不觉的泛起一丝涟漪。
匆匆一瞥,冒襄不敢多看,他又不是傻子,岂能不知道上面主位上的轻纱女子是谁。
董小宛,多年前安国公从民间搜罗来的伶俐女童之一,而今也是安国公的宅内人,同时还是黄州教育部部长。
安国公的十一位女人当中除了三位郡主外,其余八位都在黄州身居要职,不过八女中除了管教育的董小宛外,其余七女纯粹就是挂个名,各部政务,几乎全都是各部吏员在干。
而董小宛显然是八女中的另类,此女事必躬亲,经常穿着身精干的职业装前往州县小学调研,怒斥强制教育不到位的地方教育处官员,俨然已成常态。
“董部长,上午基础考核的两千七百名学子已全部就位,是否分发试卷?”说话的是朱常淦。
朱常淦,黄州副州长,分管人事,公务考核本就是他的份内事,而且按级别来说,董小宛这个部长的级别还在他之下,然而朱常淦的姿态放的很正,既然董小宛在场,那他也甘愿沦为下属,以董小宛马首是瞻。
“朱副州长客气了。”董小宛正色道:“我只是来观摩考核,积累教育经验,这公务考核是朱副州长之责,我不好越俎代庖。”
朱常淦呵呵道:“主公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公务考核也是从读书人中筛选治政之才,其本质还是教育,董部长主持此番考核,自是理所当然。”
董小宛会心轻笑:“发卷子吧。”
朱常淦摆手,上百天狼营将士手捧试卷挨个分发,他们也是此次考核的监考员。
黄州公务考核,没有科举搜身查夹带那一套,你只管作弊,可只要被抓到,一律带走劳改,时限十年,没得商量。
当然,似乎也没夹带的必要,毕竟你连考什么内容都不清楚,就算给你把四书五经全带上又能如何?
冒襄从档案袋里取出试卷,只见第一章卷子上的题目是……
秋思,写一篇不低于八百字的文章,不限题材、格式。
备注:合理运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徐屺面前的是基础算术卷,整张卷子充斥着浓郁的油墨香味,卷子上密密麻麻全是题目。
不过都是些很简单的加减乘除题目,最大位数也就到千,唯一特别的是邓氏数字。
邓氏数字……后世的阿拉伯数字。
黄州现在的数学教学运用的全都是邓氏数字,你要是看不懂,那交白卷好了。
话说你来到黄州,要参加公务考试,最后说自己不懂邓氏数字,那你怪谁?
和冒襄不一样,冒襄来黄州已有三个月,也早就打算参加公务考核,能五次乡试落第还参加第六次的狠人,岂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可徐屺不一样,他才来几天,邓氏数字也接触过,可理解起来终究比冒襄要困难的多。
不过以‘秋思’为名写一篇文章,还不用限定为八股格式。
在场的读书人有一个算一个,为了科举出仕,谁不是从小苦读,四书五经包括朱子释义谁不背的滚瓜烂熟。
后世有句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这种命题作文……
对他们而言,当真是跟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几乎没有过多的思考,所有在场参考的考生纷纷提笔,会用圆珠笔的用圆珠笔,喜欢钢笔的用钢笔,习惯毛笔的依旧用毛笔,一个个下笔成章,不过片刻功夫,文章撰写卷便已写完。
可轮到基础算术题的时候速度明显慢了不少,和徐屺一样,对邓氏数字不熟悉的考生实在太多,甚至记错的都有不少,比如将1理解成叁,将7理解成伍的大有人在……
一个时辰的考试很快结束,和科举一样,交卷后的考生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要说沮丧倒也不至于。
相较而言,原本黄州官员个个倒是很轻松,数字……他们这一年接触的多了,自然难度也不大。
徐屺和冒襄认识,走出考场,见冒襄一脸轻松,徐屺笑道:“冒兄此番考核,想必十拿九稳。”
冒襄呵呵两声,见徐屺神色不好,疑惑道:“都是些很简单的题,徐兄难道没考好?”
徐屺苦笑:“那邓氏数字,在下接触不多,此番基础数学,也不知道错了多少道……”
冒襄恍然,略显遗憾道:“我听说,此番考核是百分制,文章撰写四十分,基础算术六十分,只要考到八十分,下面的专科考卷才会送到安国公府由安国公府内阅卷人改卷,徐兄若是基础算术考砸了,恐怕后面的专科考,考的再好,也会失去改卷机会。”
徐屺摇头叹道:“黄州在安国公治下确实处处迥异于世,徐某初来乍到,不明内里,以至折戟沉沙,也是正常。”
“那徐兄的打算是……”
“徐某原本打算追寻先父足迹游览名山大川,可来到这黄州竟然不太想走了,也罢,人间处处是学问,徐某便留在这黄州潜心学习一年半载,等下次公务考核,再来一较高低便是。”
冒襄哈哈道:“徐兄倒是洒脱,在下六次落第本已绝了出仕之念,没想到这黄州公务考核,倒是给了在下一线希望,来日若能主政一方,也不枉平生所学。”
徐屺拱手微笑:“那徐某便祝冒兄前程似锦,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