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定嫡庶之分
- 穿越嘉靖:朱棣,你来当大将军
- 吟游沧海
- 2098字
- 2024-03-25 21:24:26
洪武二十五年,秋。
七月,庚未日。
天色微微有些阴沉。
皇城上有薄薄一层乌云笼罩。
今日有雨,细如牛毛。
雨丝飘在人身上,冰冰凉凉。
步行上朝的臣子紧密的排着队列,朝服上雨滴在颤动。
奉天殿。
老朱大马金刀,往龙椅上一坐,目光扫过群臣。
这些日子,老朱静静的观察着。
自从定嫡庶之分的消息传扬开来之后,皇城内氛围都有些许的变化。
勋贵们还是那副毛毛躁躁的模样,急不可耐。
尤其是蓝玉那混账东西,真以为自己做的隐秘?
东奔西跑的是要做什么?
要干涉咱的家事?
真给他脸了!
老朱心中有戾气一闪而过。
这些勋贵,越发的没规矩了!
不过朱允熥并未叫他失望。
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和勋贵过多搅和在一起。
就这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就值得朱允炆多多学习。
允炆这小子,平时看着挺沉得住气,怎么这一回上蹿下跳起来。
活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联系那么多朝臣,是要做什么?
一帮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还真想搅动风云不成?
老朱心中戒备起来。
身为皇孙,与文臣来往过密,并不是好事。
君臣当有尊卑之分。
现如今就如此亲近文臣,真要是托付江山,允炆会如何做?
太稚嫩了,太理想化了。
老朱心底叹一口气。
之前还没看出来朱允炆有如此缺陷。
现如今一对比,这缺漏格外的显眼起来。
老大的手段,他怎么就没学到一点?
真要是学到一半,他又何必如此纠结?
老朱看向跪地山呼万岁的群臣,声音无悲无喜:“起来吧!”
“谢万岁!”
群臣静等着今日好戏开场,一时间大殿内有几分沉寂。
“咳咳!”
一声咳嗽声打破寂静。
詹徽站了出来。
“臣左都御史、吏部尚书詹徽,叩请皇帝陛下,定吴王、淮王嫡庶之分。”
这是已经确定好的剧本,虽没有写出来,可大家都知道该怎么演下去。
先由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开场,声明所要议论之事。
而后皇帝下旨商讨,群臣激烈讨论,得出结论,等待皇帝裁决。
遥想大宋之时,君臣相处和睦,诸多事情基本都是如此处置。
大明虽有所不同,可大体章程就是如此,之前也有过几次。
随着詹徽开口,如户部尚书赵勉、礼部侍郎张智、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都有些跃跃欲试。
詹徽也在等待老朱首肯,他好按照朱允熥交代的那样,为朱允炆摇旗呐喊。
另一边,勋贵同样有些急切起来。
蓝玉站在前面,不善的目光扫过那帮子文臣,恨得牙痒痒。
就是这些狗娘养的东西,在背后支持朱允炆这庶子。
不然哪用得着定什么嫡庶,咱家三爷不就是最好的嫡长子?
朱允炆那庶子也配?
什么玩意儿,吕氏生下来的贱种,真以为自己算根葱了?
惹急了他蓝玉,提着刀就去东宫,为三爷摘了朱允炆的狗头!
这一次,他得知消息,特意联系了冯胜、傅有德、何荣等勋贵,叫他们在朝堂之上,一定要尽心竭力的支持三爷。
决不能让那些狗屁文人阴谋得逞!
老朱稳坐龙台,目光扫过,灰白色的眉毛轻轻抖动。
这些混账东西,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瞧瞧他们这模样,真以为咱老了?
真以为咱糊涂了?
看不清文武臣子的嘴脸,分不清忠奸善恶?
可笑!
你们想争?
允炆也想争!
只有咱那好熥儿,不声不响,安静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熥儿这孩子,怪老实的。
都要定嫡庶之分了,都不曾联系勋贵,不曾借用这层力量。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看得清楚,说明他知道轻重缓急!
老朱冷冷的扫过群臣。
可惜,拎不清轻重缓急的人,太多太多!
“争?”
老朱灰白色的眉毛抖动着,一双眼好似利剑一般,插进群臣的心口,“咱准你们争了吗?”
群臣一惊,还没有开口,老朱便训斥道:“咱看你们中有些狗东西,是真以为咱老了!”
“陛下,臣等不敢!”
群臣惊惧,纷纷跪倒在地。
皇帝陛下怎么不按剧本来演?
这和他们想象的场面,完全不同啊。
老朱从龙椅上站起,步履稳健,一步一步走到凉国公蓝玉面前。
蓝玉正跪在地上,眼前忽的出现一双明黄色靴子,心里一惊。
下一刻,那只脚已经踹上了他的肩膀,老朱威严的声音顺着传来。
“混账东西,这两天你能耐了啊,咱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个能耐?”
蓝玉心底哇凉,慌忙跪在地上,头磕的砰砰响:“陛下恕罪,微臣酒后胡言乱语,微臣知罪!”
“哼!混账东西,自去领罚!”
老朱不再去看蓝玉,走到礼部侍郎张智面前,淡淡道:“咱看了你的折子,咱想知道,你这个礼部侍郎,怎么当的?”
礼部如今没有尚书,身为礼部左侍郎的张智,就是最高长官,此刻汗如雨下,战战兢兢的回道:“臣……臣失言,请陛下降罪责罚。”
“身为礼部侍郎,连基本的嫡庶之分都不清楚,咱看你没这个本事!”
“臣……臣愚钝!”
张智以头抢地,汗如雨下。
老朱冷哼一声,脚步声在大殿之内回荡着。
群臣不敢抬头,恨不得把脑袋都埋进地砖里。
老朱缓缓走上御阶,群臣这才稍稍抬起脑袋,试图去窥视这位老迈帝王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就在这时,老朱猛然回过头来,灰白色眉毛微微一抬,一双略有些混浊的眼射着冷光,像是千万只利剑。
群臣心头一惊,微微抬起的脑袋顿时又深埋了进去。
“传旨!”
老朱直接开口。
群臣惊骇,可无人敢开口询问。
老朱继续道:“定吴王朱允熥为嫡长,淮王朱允炆为庶,太子丧葬之仪,吴王朱允熥主祭,淮王朱允炆陪祭!”
群臣心中各有异色,或悲或喜或惊或疑。
可眼下绝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凉国公都被一脚踹翻在地。
礼部左侍郎刚被罢官免职。
谁敢说一个不字?
以詹徽为首,群臣齐呼:“陛下圣明,臣等遵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嫡庶之分,就此落幕。
争?
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