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皱了皱眉,拿起一个包子,将其打开查看,发现里面果然是肉馅的。
“道友可看出什么门道?”
姜子牙看向李川,疑惑的问道。
李川叹了口气,一挥手,体内先天福德之气流转而出,对着包子一扫。
下一刻,这些包子直接变成了一个个的白兔。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惊疑的瞪大了眼睛。
而姜子牙却面色凝重了起来,看着地上一个个白兔。
李川又一挥手,这些白兔凝聚成一个身影,微笑的看着他们。
“大公子!”
“主公!”
众大臣一阵惊呼,激动的看着人影。
很快,他们也发现了伯邑考的异样,很快猜到了什么。
在众人的注视下,伯邑考消失不见。
“丞相,亚相,主公他是不是……?”
散宜生走出来,欲言又止。
“主公已经遭遇不幸,甚至还被他们如此磋磨,”姜子牙也气愤的说道。
“没想到,大公子终究是没能逃脱此等厄运,”李川无奈的叹息。
“丞相,亚相,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太任和太姒二位夫人?”散宜生又问道。
“还是先瞒着吧,尤其是太任夫人,年事已高,怕她承受不住,”姜子牙摇了摇头说道?
正在说话间,太姒扶着太任老妇人就走了进来,神情颇为焦急。
“丞相,亚相,我刚刚好像看到我的考儿了,是不是他回来了?”
太任老夫人进来后,焦急的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一脸悲伤的低下了头,姜子牙见此,无奈的上前请罪。
太任老夫人与太姒,当即悲痛的哭了起来。
好在姬发及时赶了过来,虽然也伤心,但及时劝回了两位夫人。
于是,相隔不久,西岐再次迎来了大丧。
李川心情极为复杂,这一次,伯邑考终究是没能逃过。
将伯邑考的丧礼办完,就又开始举行继任仪式。
西岐新主,就是伯邑考的弟弟,西岐的二公子,姬发。
继任仪式刚刚结束,姬发就来到了相府,找到了李川两人。
“丞相,亚相,我准备继续完成大哥未完成的事,去火云洞,拜见列为人族圣贤,征求他们同意在西岐设下人族圣贤庙宇,”
姬发一脸认真的看着两人,语气坚定。
“好,二公子既有此心,便是极好,我让杨戬随你同去,保护与你,”姜子牙欣慰的说道。
对于杨戬的本事,李川也知道一二,这一次,应会顺利一些。
送走了姬发和杨戬两人,李川也交代了一声,便外出了。
一路来到了蓬莱仙岛的坊市,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坊市,还是忍不住赞叹。
这里散仙之多,可以说是天下之最。
短短的时间里,李川就找到了数间心动的东西。
但是,在蓬莱仙岛的坊市之中,又都是等价易物之法,所以,李川能买的,极为有限。
不过,等他将炼丹之术学有所成之后,就不一样了。
因此,李川将先前把琵琶精炼制的仙器琵琶交换了出去,成功得到了几样材料。
事后,李川没有回西岐,而是直接在蓬莱仙岛找了一处无人之地,开始闭关。
李川有了几次炼制灵宝的经验,但还是很慎重,仔细参悟了许久,才开始动手。
烈火焚烧,不断的砖炼,直到过了四十九日后,方才停歇。
练成的这件丹炉,只是勉强达到了下品后天灵宝的品阶。
这丹炉整体呈银白色,周边刻有龙腾九天的图文。
李川休息了两日,便开始炼制丹药。
他没有接受详细的教导,也没有去学习,只是凭借着自己长久以来的感悟,从其中学到的,开始炼制。
一开始,自然是不成功的,只不过李川也不气馁。
遇到困难的地方,就停下来,再次参悟学习。
只不过,这样仍旧是进步极慢,于是,他开始在蓬莱仙岛结交各位散仙。
蓬莱仙岛中散仙众多,没几日,他就结交了几位散仙,虽然都是真仙玄仙之流,但都已不易了。
这些散仙没有那些大门大派的传承,因此,跟李川论道还可以,其他的,就不太行了。
于是,李川再次拜访石矶,跟其谈论炼丹之道。
得知李川的来意,石矶自然是欢迎的,但是,对于炼丹,她也不是很擅长,甚至,他们整个截教,都不擅长。
不过,再不擅长,也比李川这个散仙自己摸索着参悟学习强多了。
得到了石矶的讲解和谈论,李川又将其跟自己参悟得到的互相论证,终于是有了头绪。
又是过了一些日子,李川成功开炉炼制了一炉丹药。
虽然这一炉丹药非常的普通,作用仅仅是治疗普通的伤势,也让李川非常的高兴了。
自己的炼丹之术终于有了进步,李川也准备回去了。
此次出来,也有些日子了,对于西岐,虽然有姜子牙在,但他也还是不放心。
飞云之术速度极快,很快便回到了西岐。
此时,西岐城的东部,有一座庞大的庙宇,拔地而起。
回来后,见到了姜子牙和姬发,这才得知了姬发前往火云洞一行非常顺利,虽然仍旧避免不了申公豹的阻拦。
但是,有杨戬的保护,自己有十二金仙亲自现身护持,他还是到了火云洞,面见了伏羲大帝。
有了火云洞圣贤的首肯,回来后,姬发便宣布了这一好消息。
姜子牙将这一消息,告知了西岐的百姓,并征召大家修建人族圣贤庙宇。
百姓得知人族圣贤同意在西岐设立庙宇,一个个兴奋异常,与有荣焉,纷纷主动参与,出钱出力。
不出一月,一座庙宇,便建立了起来。
随后,在姜子牙的主持下,姬发以及全城的百姓参加了第一场祭典。
当时,列为人族圣贤纷纷显圣,为人们赐下赐福,造福百姓。
一时间,西岐的民望,达到了一个顶点,甚至就连其他地方乃至朝歌的百姓,都慕名而来。
不过,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就听闻闻太师亲自西政的消息。
原来,闻太师屡次派遣西政军队,甚至还邀请同道门人相助,仍旧无功而返,终是忍不住,亲自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