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秦农学院
- 天命大秦:胡亥竟敢杀我扶苏
- 小道长丶
- 2143字
- 2023-08-06 10:57:37
五谷丰登达成条件:同时齐聚农家五名人可触发此技!
羁绊:华夏部族!
五谷丰登被动效果:所属部族粮食、矿产产量+30%;作物生长周期-15%;作物抗病虫害-15%;天灾人祸事件-30%;所属部族农业相关活动效果翻倍。
当前派驻农学家:0!
农学院人数:0!
效果加成:0!(每人增加0.5%效果)
命轮周天达成条件:同时齐聚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或者三名风水大师可触发此技!
羁绊:华夏部族!
命轮周天主动效果:集齐三人可在观星台推算所属部族未来五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冷却时间:三年!
当前堪舆家:1/3!
当前等级:4
特殊建筑:观星台(未建成)
大衍天数达成条件:同时齐聚风水大师十人可触发此技!
羁绊:华夏部族!
大衍天数主动效果:可在摘星楼发动此效果,由十名风水大师。可推演所属部族未来百年重大事件,可测族运。
冷却时间:十年!
当前风水大师:0/10!
当前等级:4
特殊建筑:摘星楼(未建成)
同一天出现三个合体技,六个黄金级大佬,扶苏的心情可想而知。
特别是前面五人的出现,简直是为如今大秦量身定制一般。全都是农学家,这是要发的节奏。
袁天罡更是一名牛人,虽然他的作用目前没有前面几位重大,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风水这块先不说,扶苏正准备搞一个情报组织,袁大师刚好可以兼职领导一番。
“殿下,殿下!”
典韦的声音让扶苏立马回到现实,他倒是忘了自己没有在书房。
“农学院,俺们还去不去?”
“去,马上去!”扶苏立马回道。
不出所料的话,刚刚召唤的人物绝对会在农学院附近出现,他可要去亲自看看。
话音刚落,一行人便前往农学院。
作为大秦第三座新式学院,农学院的规模丝毫不比科学院、医学院小。
农为本的思想在当前很是流行,农也是国之根本。
朝堂诸公听闻农学院的主要作用之后纷纷举双手表示赞成,学院所在就在开发区临近渭河的地方。
作为农学院,自然与农业有关。朝廷特意给农学院批了三千亩良田当做试验田,专门用来进行农业研究。
等扶苏来到农学院的门口,学院门口站满男女老幼,其中最多的便是一群精神气看上去很是突出的人群。
“农家首领侠魁携农家门人拜见太子殿下!”
“我等拜见太子殿下!”
人群纷纷躬身行礼,对于扶苏这位太子,在场所有人从心底表示尊敬。
“诸位免礼!”
扶苏带着笑容,挥手示意。
农家来人在他的意料之中,科学院、医学院的出现,让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医家门人子弟进了体制内,其他各家虽然也有门人加入其中,但人数自然比不过墨、医两家。
诸子百家虽然理念不同,但许多人还是希望部族兴旺、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如今在扶苏身上看见了曙光。
当初扶苏就说过大秦会组建更多的学院,这才多久时间不到,农学院就面世。
这次不用扶苏去请,农家的人便自觉的来到这里恭迎扶苏。
农学院,顾名思义,那肯定跟农业有关,这活非常适合农家。能够进入体制工作,农家的人可不是笨蛋,也不会像某些家那般迂腐。
“殿下,农家所有人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身后这四人乃是农家几位长老:氾胜之、徐光启、陈旉、王祯,四位长老不仅精于农事,更有农书数部。农家也愿献出农家藏书,以助大秦强盛!”
听着侠魁的话,扶苏眉头一挑。
好家伙,农家的人可真豪爽,这是铁了心要跟紧大秦的脚步。
不过让扶苏疑惑的是,五大农学家出现了四个,还差一个人。
他看着侠魁有了一丝猜测。
“本宫有一个不情之请,侠魁可否告知原名?”
侠魁闻言一顿,随后笑道:“回殿下,在下姓贾,名思勰,胶东郡人士。”
“原来是贾大家,幸会幸会!”
最后一个农家大佬被找到,扶苏心情很是高兴。
“诸位,随本宫去见见你们的农学院!”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喜笑颜开。太子殿下这话意味着他们也是体制里面的人了。
农学院也没有什么参观的地方,主要是看一下教学区、教学工具以及教学素材。
闲逛时候,扶苏自然也把农学院的人事安排告知众人。
农学院院长由贾思勰担任,副院长由氾胜之、徐光启、陈旉、王祯四人担任,农家其他经验丰富的十二人担任教授。
其余人等按照能力强弱分别担任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职位,同样的是副院长及院长享受五大夫爵位对应的福利待遇。副教授享受公乘爵位对应福利待遇,讲师享受公大夫爵位对应福利待遇、助教享受官大夫爵位对应福利待遇。
虽然众人的任命书还没有下来,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众人答应之后,扶苏便听见系统的声音。
“叮,五谷丰登合体技已激活!”
五谷丰登达成条件:同时齐聚农家五名人可触发此技!
羁绊:华夏部族!
五谷丰登被动效果:所属部族粮食、矿产产量+30%;作物生长周期-15%;作物抗病虫害-15%;天灾人祸事件-30%;所属部族农业相关活动效果翻倍。
当前派驻农学家:5!
农学院人数:37!
效果加成:21%(每人增加0.5%效果)
“嚯~!”
不得不说,农家的人才是真多,扶苏猜测明年若是丰收,会是怎么样的场景。
想到这里,他立马叫来五人。
“诸位,本宫的农庄有一新式作物,还请移步一观!”
“不知何物竟让殿下如此郑重?”贾思勰立马问道。
他们五人可都是各个朝代的农学家,见多识广,听到新式作物,不由得来了兴趣。
“土豆!”
土豆?
五人对视一眼,随即摇摇头,他们都不曾听过。
唯有人群中的徐光启眉头一皱,此物他没有听说过,但知道有一种叫做“土芋”的东西,不知是不是同一物。
“此物最高可亩产五千斤,甚至更高。不过以大秦的种植技术,最高能有三千斤便是最好!”
“五千斤!”
五人大吃一惊,纷纷瞪大了双眼。
“殿下,快带我等去见识一番!”
看着五人急不可耐的样子,扶苏当即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