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计较是狭隘的表现,舍得是博大的开端

拥有的多,不如计较的少

我们总是很难发现自己拥有了多少的快乐,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生活中的快乐那么少,其实是我们计较的那么多。若是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拥有了大把的幸福和快乐,它们就隐藏在你普通的生活中。

如果你能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减少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苛求,很容易就能够发现快乐在身边。快乐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财富,拥有了多少房产,拥有了多少被人艳羡的珠宝,而在于你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满意和幸福,这种感触在你生活的每一部分,他们能点亮你的生活。

有位青年,厌倦了生活的平淡,感到无聊和痛苦,为寻求刺激,便参加了挑战极限的活动。活动规则是:一个人待在山洞里,无光无火亦无粮,每天只供应5千克的水,时间为整整5个昼夜。

第一天,青年颇觉刺激。

第二天,饥饿、孤独、恐惧一齐袭来,四周漆黑一片,听不到任何声响。于是他有点向往起平日里的无忧无虑来。他想起了乡下的老母亲不远千里地赶来,只为送一坛韭菜花酱以及小孙子的一双虎头鞋。他想起了终日相伴的妻子在寒夜里为自己掖好被子。他想起了宝贝儿子为自己端的第一杯水。他甚至想起了与他发生争执的同事曾经给自己买过的一份工作餐⋯渐渐地,他后悔起平日里对生活的态度来:懒懒散散,敷衍了事,冷漠虚伪,无所作为。

到了第三天,他几乎要饿昏过去。可是一想到人世间的种种美好,便坚持了下来。第四天、第五天,他仍然在饥饿、孤独、极大的恐惧中反思过去,向往未来。

他责骂自己竟然忘记了母亲的生日;他遗憾妻子分娩之时未尽照料义务;他后悔听信流言与好友分道扬镳……他这才觉出需要他努力弥补的事情竟是那么多。可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挺过最后一关。此时,泪流满面的他发现:洞门开了。阳光照射进来,白云就在眼前,淡淡的花香,悦耳的鸟鸣——迎来了一个美好的人间。

青年扶着石壁蹒跚着走出山洞,脸上浮现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五天来,他一直用心在说一句话,那就是:活着,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人在困境中,才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才知道自己以前的苛求是那么多,才发现自己对幸福的理解那么肤浅。以往那些对利益的追逐,在困境中都比不过对于生命的追求,对于亲情的渴望。这些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却总是被人们所忽略,一味地追求,让人们蒙蔽了双眼。

其实,快乐一直存在于你的生活中,只要你少去计较自己的收入的高低,少去计较自己的容貌是不是美好,少去计较你的生活环境是不是优美,少去计较你的伙食的好坏。学着用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生活,你会发现除了我们所看到生活中的极不和谐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那么,你又何必抓住那小小的一点不和谐而让自己变得不快乐呢,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始学着少去计较,多发现美,让自己和生活成为很好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呢?

如果为了小事而斤斤计较,就会让自己忘了初衷,变得不可理喻,最后只会在这种情况下伤人伤己。为了一点的小事,去放弃大好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啊,那非洲的野马就是如此: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极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杀死野马的并不是蝙蝠,而是它自己。因为自己的过多的计较,让自己的习性变的暴怒,使自己的头脑不清醒。局限于眼前的小小蝙蝠,忘了生命的美好。

其实人也是一样,真正让人失败的不是挫折,不是困难,而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这些小事,让你斤斤计较,总是在这些事情上难以释怀,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你无法静下心来去品味生活,更让你无法静下心来去拼搏去创造。总是在小事上看到自己的人生,那么眼光就会越来越局限,丧失掉远大的理想,最后也只能碌碌为无、抱怨丛生地过一辈子。

所以,不要让斤斤计较充斥你眼前的生活,对于一些小事,不如一笑而过,这些没什么大不了。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理想上。人的一生太过短暂,既然实现理想的时间都很紧张,那怎么有时间浪费在斤斤计较上呢?

放宽心的人生,会发现更多的快乐,拥有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