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时期以来小说暴力叙事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4 20:42:59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暴力素未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公众或读者视野中,但是,这一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小说创作中得到改观。本书以时间为经,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心理为维、以小说创作为切入点、以典型小说暴力叙事文本及作家作为解读的基本对象,告诉读者“暴力”如何担转自己过去的固有形象,化丑为美或富美于丑。暴力不只是事件,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从过去小说创作中的配角、反面形象的“标配”到如今文本表现的主体,中性乃至被袭扬的历史轨迹,这种变化其实已经暗示着当代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化心理的发展脉络。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建华
最新上架
- 会员《白鲸》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篇长篇小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美国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执意追逐白鲸莫比·迪克复仇,却最终自取灭亡的故事。本书从生态、社会政治和酷儿理论三个角度,对小说中的隐喻、象征和讽喻的映照进行了研究,有机结合了读者、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作品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范式,并通过隐喻的连贯性、象征的系统性和讽喻的一致性等因素对阅读的有文学6.9万字
- 会员艾丽斯·沃克(1944—)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而且以倡导妇女主义思想成为美国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领军人物。本书为沃克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的主题研究,内容涉及作者评介、文献回顾、妇女主义理论探微、文本分析等。文本分析(第四至七章)是全书的重心,将沃克小说纳入妇女主义视野,解读了其中诸如黑人男子气节及人性的回归、黑人女性颠覆男性和文学14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194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富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文章17篇,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历程和基本概貌。选文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对史诗研究贡献良多,成就为学界所公认。选文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史诗研究和域外史诗研究的学术批评成果,也兼顾了不同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的领域、类型、层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学25.7万字
- 会员本书对创伤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揭示出创伤小说的伦理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创伤小说中所产生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探讨创伤事件所引发的“忠实于真实”的伦理问题,阐释创伤事件所蕴涵的独特的美学维度。文学18.2万字
- 会员由方长安著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精)》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BZW052,2013年结项,结果为良。主要内容是考察研究近百年来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研究了新诗接受史的外在形态,又揭示出其内在嬗变逻辑、特征与根源;既研究了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创作、诗学建构的关系,从传播接受角度深化了对新诗情感空间、审美形式生成发展的认识,又论析传播接受对文学43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精选论文集,这些论文在很多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学术观点。按照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族理论建设、少数民族跨学科研究四个板块进行编辑,旨在反映当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建设性的学术资料。文学60.2万字
- 会员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小说充满魅力,不仅因为作者讲述了一个个迷人的故事,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而且在于其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对其他民族的作家有重要启发,值得系统研究。本书以阿克罗伊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16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其叙事艺术、创作主题和社会历史语境的深度关联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旨在探讨作者如何用不同的叙事来表征强烈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文学27.9万字
- 会员本书在新现实主义潮流的背景下,从艺术形式、历史认知、社会问题、哲学思考等层面探讨当代美国南北战争小说如何在继承与解构的平衡中实现对南北战争的历史重塑。同时,本书还关注文学创作实践与新现实主义小说理论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入探讨当代美国作家如何通过南北战争小说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以及表达对未来战争、未来社会的忧思。文学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