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典藏版)
更新时间:2025-04-08 20:20:22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谈历史学治学方法的著作。作者在总结前贤治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治学所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运用材料、研究问题的基本门径和办法。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有关近代中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具体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与取法的探讨。可为初入史学之门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克罗齐历史学理论的代表作,根据2007年克罗齐著作国家版修订(或译出)。上编探讨历史学的理论,首先严格区分历史和编年史,进而划清真历史和形形色色伪历史(语文性历史、诗性历史、演说性历史、实用性历史、倾向性历史)的界限,并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断。下编回顾历史学的历史,从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实证主义史学,直至19世纪“新史学”。此外,还收录涉及书中理论要历史18.8万字
- 会员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已走过七十年历程,从学科建设、体系创立到教学科研、人才培育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书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将七十年来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分成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精要概括。综述每个阶段涉及的领域、重点和问题,对比国内前辈及国外学术研究进展,指出各阶段世界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差距,探究其主客观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然后历史50.9万字
- 会员该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所文集,是从该所期刊《史学理论研究》中选取重要文章结集而成,共为五卷,分别为《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史家》《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新趋向》。该文集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在发掘总结中国史学传统中的理论遗产,介绍和总结中国国外史学理论发展经验和当代趋势,促进中国国内外史学理论交流,培植史学理论人才,促进历史30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围绕士人在南宋与江西这个时空坐标系下的历史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唐宋转型期视野下的宋代士人变化,对南宋江西士人社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考察,深入探讨了南宋江西士人社群的构建形式,构建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江西士人社群与南宋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时,本书通过梳理《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江西通志》以及宋代士人文集,江西各府志、县志、族谱等地方文献资料,对南宋江西士人群体网络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历史28.7万字
- 会员“空间”是现代人文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各专业领域历来不乏深入的研究。本书以“‘空间’还有多少空间”为标题,邀请当下活跃于环境史、城市史、人类学、艺术史、考古学、政治史、历史地理学等领域的十余位青年学者撰文,呈现当下“空间”研究的多样性,探讨各领域间呼应、互动与合作的可能性。依照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向,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聚落、自然与文化的互塑”“图像中的空间呈现”“画土分疆与王朝治理”“信息流历史24.3万字
- 会员《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是总第21卷,设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中外史学交流”“历史文献学”“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刊发论文22篇,后有附录2篇,反映了当前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及前沿成果。历史32.8万字
- 会员书从金文资料入手,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讨论了两周时期华夷关系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华夏和夷狄族群关系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地理气候因素是造成华夷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本书对先秦时期华夏族群发展壮大的脉络特征以及华夏早期的对外观念进行了梳理。历史18.9万字
- 会员本书论题涉及“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域下的“历史中国”、宋朝的乡村精英与社会控制、官治与民治视域下宋朝村民的日常生活、男性书写取向的宋朝女性对儒家纲常理念的墨守与突破、区域史取径下的宋朝东南“地方社会”、乡胥在赋役征派过程中的表现等,所收书评类文字,是作者近年“精读一部书”计划下教导模式的一项探索。本书在整体史观下思考“历史中国”视域下的“区域”与“中国”,瞩目问题意识、视野、文献、架构历史5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