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古代石窟佛像概览在线阅读
会员

固原古代石窟佛像概览

冯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16.5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8 15:15:54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书稿结合史籍文献与固原地区的古代佛教石窟遗迹和考古资料等,在全面梳理固原古代石窟及佛像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固原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史实,重点探究了固原古代石窟的概貌、特点及佛像艺术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敦煌遗书指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为主体,在敦煌全境出土的古代文献。作为敦煌遗书的重要部分,敦煌叙事文献讲释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哲学,载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间文学和社会文化。20世纪以来,敦煌叙事文献在西方文化语境中逐渐被译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本书基于活动理论框架,采用描写翻译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敦煌叙事文献英译活动的产品、过程与功能,重构了制约该活动的翻译规范,提出了叙事文献翻译活动的
    桑仲刚历史16.1万字
  • 会员
    本书借助“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下,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应。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本书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模仿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降随着唐长安城的“消失”及东亚格局的变迁,“长安”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
    郭雪妮历史33.3万字
  • 会员
    通过对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的研究,认为墓志碑铭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撰写者因个人写作习惯、政治因素和个人立场的影响,导致或表意不明、或有所隐晦、或有所侧重。同时,墓志碑铭的撰写也会受到来自丧家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碑志文的定型。总体而言,书稿把北宋墓志碑铭作为“文本”进行分析,作为一种书写活动,墓志碑铭相关内容并非“隐恶扬善”所能完全涵盖,明晰此问题,不仅有益于全面把握北宋墓志碑铭撰写的方式、内容
    仝相卿历史19.6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利用地层学、器型学等方法,部分论文还利用了古代文献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黄河流域的考古挖掘的成果包括陶器、石器、尸骨、宫殿、地形等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考察了所属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文化等的类型、年代、分期、特征等。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
    高天麟历史24.7万字
  • 会员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
    赵培历史35.4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甲骨丛编(第一集)》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作者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
    董作宾历史0字
  • 会员
    作品以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为个案,结合考古实践与民族史研究,探讨非洲文化景观问题。作者认为文化景观是文化生产的结果,聚居群落通过日常活动、信仰和价值观,将物理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的所在。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塞内冈比亚巨石圈墓地考古情况及数据。第二部分介绍了巨石圈的西侧和东侧边缘地带的文化景观:萨卢姆三角洲贝冢,巴萨里和贝迪克文化景观。三个景观案例历经公元前二千纪中期至今的时间段,对巨石圈墓地的
    (法)高畅历史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杜甫生前流寓所经及卒葬地为线索,以流传后世的故居、祠、墓、亭台楼阁等杜甫遗迹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杜诗学、文献学、沿革地理学等方法,深入考辨了西安、鄠县、鄜州、延安、秦州、成州、栗亭、成都、梓州、阆州、夔州、偃师、巩县、耒阳、平江等十五地杜甫遗迹的创建源流、历史变迁及文化价值。全书章节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描摹了有唐至今杜甫遗迹宏阔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杜甫千载以来历久弥新的社会
    王超历史23.4万字
  • 会员
    《甲骨文字形演变研究》是在对甲骨文字形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甲骨文字形演变规律的文字学著作。本书在甲骨文中选取了104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字例,穷尽收集了每个字的各种形体,以类型学的方法归纳类型,用列表的方式展示出各种类型在王卜辞和非王卜辞各组类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各类形体作出详细的说明和疏证,从而勾勒出每个字形的演变规律和演变谱系。以此为基础,全面考察甲骨文字形,总结归纳出甲骨文字形演变的“简化”
    郭仕超历史2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