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经典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传
更新时间:2021-12-06 11:26:32 最新章节:第12章 天孙如愿鹊桥重会 七夕相逢留名千载
书籍简介
《牛郎织女传》,全称《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凡四卷五十七则。每则有一四字标题,题曰“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有万历中仙源余成章刻本。文中详细列出四卷中的各段名称。中国著名民间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书围绕玉帝赐婚、废职遭贬、牛女赎罪、准本重会四部分展开,讲天帝感织女与牵牛星“织锦”“牧牛”之勤,特赐二人成婚;继又以二人婚后恣乐荒废耕织而将其分贬天河两岸,重操旧业;后因勤于本职,且得众仙保奏,天帝终下旨褒封团圆事。这个故事流传千古,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时间:2019-12-20 00:00:00
出版社: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抗战歌谣作为反映抗日战争期间民众生活、思想的艺术形式,从其产生过程、传播方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它不仅具有歌谣的“民粹性”特点,也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政治意识和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流变,抗战歌谣的社会功能不断发生变化。抗日战争中,在晋东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民间歌谣全面而深人的利用与借鉴,使抗战歌谣不再仅仅只是乡村民众自娱自乐的表达方式,更成为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宣传工具,歌谣所固有的娱乐功能被政文学16.2万字
- 会员关于老罕王努尔哈赤的传说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这些传说既描述了清太祖戎马一生的英雄业绩,又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女真人的社会生活。本书作为口头传统视野下的个案研究,旨在从传说文本的形成入手,围绕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的交互影响,对如何理解民间叙事文类作出实践层面的回应。当代搜集整理的传说文本己然构成以口头为中心,文类多元,层次鲜明的传说集群。与散落的传说文本相比,汇聚到新宾县故事家查树源这里的,是结合自身文学19.9万字
- 会员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四大民间传说。本书重点考察四大传说的经典化过程、民众接受心理以及当下的思想艺术价值等。前四章各聚焦一个经典传说,分别解析人物、名胜、地域、情节之于传说的意义、作用以及传说的演进机制;后两章关注经典传说的共性与个性、当下与未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四大传说的主人公均面临困境和矛盾,即“阻隔”,他们各自冲破艰难险阻,表现出对文学2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