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异在论与比较视域下的老子新解
更新时间:2020-10-22 15:46:0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基于“异在论”立场,立足于文本细读,对老子思想进行总体把握与具体分析,进而对《道德经》逐章阐释与深入思辨,着重挖掘老子的价值批判精神,重新阐释老子辩证法;同时,从中西比较视域,揭示老子与西方著名哲学家,诸如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相互之间存在的观念差异与价值冲突,认为“求异”比“求同”更重要。
上架时间:2020-07-0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田义勇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哲学16.7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法,研究《商君书》的国家建设思想,不仅分析战国中晚期的政治社会语境和思想文化语境,更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合理地理解国家建设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探讨作为主要政治行动者的“商鞅学派”这些法家是如何“以言行事”的,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政治智慧。哲学23.2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正始时期的历史研究和思想研究成果,把思想史、儒道注释史和儒道融合等多个视域结合在一起,将庄子精神引入王弼思想研究中来,通过新的视域去反思既往魏晋玄学的思想界定,理清清谈与清议之间的边界,并解决王弼《老子注》与《周易注》之间的联系与张力问题。通过对王弼思想中庄子思想痕迹的梳理,也可以对比分析出王弼思想与《庄子》文本的异同,阐明王弼在新的时代问题意识下融合老庄思想,回应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哲学15.9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通相合研究,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包涵于其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大脉络,实现对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整体性认识和启发。全书采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法、史料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24.7万字
- 会员孔教如何从晚清社会制度的固有部分崩解成为“游魂”,如何一步步被负面化乃至被打倒?晚清和民国初期的孔教论争聚焦在国家建构是否需要孔教、如何安置孔教。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焕章、马相伯及新文化运动诸君,基于对孔教与革命、孔教与中华文明维系、孔教在国家建构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识,公开在媒体上争论孔教的定位和性质。争论中,康有为希望通过改革孔教达到强国目标的主张逐渐受到批判,立国不需要孔教、孔教不是宗哲学25.4万字
- 会员本书深入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造成困境的政治哲学思考和探寻,进而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秩序构想。在此基础上,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新秩序的规范性维度。最后,从全球治理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实践新方案。哲学2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