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第3版)在线阅读
会员

应用统计学(第3版)

潘鸿 张小宇 吴勇民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1-16 10:37:35 最新章节: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系统讲述了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了电子表格(Excel)的实际应用,介绍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等应用统计方法。本书突出体现了应用统计学的应用性、层次性和趣味性,保持统计研究方法体系的完整性,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及统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便于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上机操作数据、上机测试题及解答、视频和文字案例、模拟试卷、统计调查方案范例等教学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本书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潘鸿 张小宇 吴勇民
主页
  • 会员
    本书系统讲述应用统计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入电子表格(Excel)的实际应用,介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等应用统计方法。本书突出体现应用统计学的应用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坚持体系的完整性,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及统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便于授课与学生自习使用。
    潘鸿 张小宇 吴勇民社科总论13.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一整体性的社会变迁也被称为社会转型。社会变迁或者转型对传统乡村生活与农民心理的冲击是革命性的。在广大中国农村,整体性社会变迁在带来乡村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嬗变与调整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到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态、治理格局和乡村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浙江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朱俊瑞 赵定东 龚上华等社科18.6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村镇生态空间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应用。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调查、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等多源数据,研发了村镇社区生态要素分类识别与提取、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技术,并在村域和镇域两个尺度上开展了案例应用。
    刘涛 彭荣熙 王雷 张海英社科10.6万字
  • 会员
    “大国边城”是讨论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议题的基本语境和价值取向。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当成为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当成为推动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应当成为提升中国边疆治理能力的关键手段。本书试图在国家视阈下,阐释西南地区城镇化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安全治理三项核心功能的内涵,以指数化方式研判评价西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探索中国西南地区城镇化三项核心功能的协同实现路径,为促进中国西南
    谭立力社科14.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作者在考察世界各国智库并亲身经历了若干智库的组建及其活动基础之上写成的。它以自传体的写作方式,用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告诉读者何谓真正的智库,如何建设这样的智库,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及放眼世界的鲜明特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在文化上与中国有诸多共性的日本,其智库建设的得失也会给我们诸多启示,帮助我们在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理想智库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
    (日)铃木崇弘社科12.7万字
  • 会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现实,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现实状况,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强化使命意识,勇于担当责任,紧跟时代步伐。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以“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本次年刊的出版,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推动当代中国
    党圣元 谷鹏飞 李昕揆主编社科21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从事社区矫正项目管理和多年从事社区矫正项目评估的经验,构筑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体系。本书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一般原理,探讨了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评估、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等评估形式。
    程潮主编社科17.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关注“附近”和目标群体自我叙事的质性研究,揭示青年城乡移民群体的异质生活世界,解读城市权益空间的多元性。通过重新审视城乡移民青年的日常实践,深入探讨这一群体在城市中权益获取、个人发展、与城市的情感连接,以及定居意愿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性也反向塑造着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为全面认识城乡移民群体的城市权益问题,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提供学术理解与关怀。
    张舒婷社科14.4万字
  • 会员
    一个国家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上那些令人痛苦的记忆?人们该以怎样的行动回应自己父辈的罪恶?在种族对立与种族和解之间,在篡改与铭记之间,未来的人们将如何选择?本书作者苏珊·奈曼以德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些问题上的做法为例,为西方世界对待自身现代历史中的罪过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不可或缺的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作者将哲学反思、个人经历和大量采访结合在了一起,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她的答案。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
    (德)苏珊·奈曼社科3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乡村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出发,指出新时代乡村民生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要以民生改善为重要抓手,检视当前民生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趋势,努力提高乡村民生水平,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发展要求,使乡村更有韧性,人民生活更美好。
    吴业苗社科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