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在线阅读
会员

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

杨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古诗词25.8万字

更新时间:2019-02-01 15:48:16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中的清初指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这段时间小说创作繁荣并独具特征,小说刊刻近两百部,是现存明代小说数量的总和;小说形式也多种多样,白话、文言小说都很兴盛。本书综述清初小说的创作概况和文化生态,并以清初小说创作中的故国情结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家代表丁耀亢、陈忱、李渔、烟水散人及小说流派代表才子佳人小说、时事小说的个案分析,点面结合来探究清初小说创作以及易代之际的士人心态。
上架时间:2017-10-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明代诗学内在问题出发,在中国诗学整体理论视野中,展开对清代诗学的全面探讨。作者提出,真伪、正变、雅俗三对基本观念制约明清诗学的历史进程。全书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清代诗学的演变轨迹及整体特征,探究各时期诗学的理论问题与价值取向,考察各诗学流派的群体构成及理论主张,比较各派之间的承嬗关系与诗学异同,阐述重要诗学家的理论体系及独特贡献,对清代诗学的历史与体系作了论
    张健文学48.7万字
  • 会员
    本书摘选闻一多、胡适、浦江清三位教授讲解唐诗的名篇,汇集名师们渊博之识的精华。以时间为线索,精选唐代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进行讲解,从爱喝酒的王绩为始到以济世之才自负的杜牧为止,融诗、史、传于一体,考据翔实,带你领略群星闪耀的大唐,感悟唐诗的魅力。
    闻一多 胡适 浦江清文学7.1万字
  • 会员
    本书将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诗坛兴起的尚奇之风视为唐诗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揭示出奇诗作者所坚持的儒家古道与其创作理念之内在联系的前提下,着重寻找隐藏在风格、意象、修辞等表现元素背后的深层艺术要素,尤其是各家求奇思路的一致性和独特性,及其对联想方式、艺术视野、构思创意乃至体式声调方面的影响。意在理解这派诗人深蕴于超现实想象中的心理感觉和思维逻辑,以及从其苦吟中透射出来的生命力和悲剧美。
    葛晓音文学27.5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了宋代至民国近千年间闽词的发展历程,揭示了闽词关注现实的精神特质,说明了词体文学与闽人文化传统的深度结合如何催生闽词,探讨了闽人性情气质与闽文化特殊性所决定的闽词地域特征,阐明了闽词之爱国传统、淑世精神以及非凡创造力的重要价值。
    刘荣平文学56.4万字
  • 会员
    本书尝试用古代文学体系的方法来研究宋词与唐宋诗学的互动关系,并且对大一统体系下唐宋诗学对宋代词学体系组成因素创作、流派、理论、集注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全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唐宋诗学与宋词创作;唐宋诗学与宋词体系。
    郭锋文学43.1万字
  • 会员
    本書在系統梳理唐以前敦煌地區漢文化生成歷程的基礎上,運用文獻学方法,對中古時期(指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區文人詩歌傳播問题,作了细緻的專题研究,發現如下兩種現象:1.敦煌舆内地之間的文人詩歌交流,是自東向西的單項流傅,且吐蕃時期中原文人詩向敦煌的流傅,極有可能是中斷的。2.中原文人詩傅入敦煌以後,其接受群體不斷擴大、流傳範圍不斷擴展,個别文化素養較高的敦煌本地人士,甚至掌握了詩歌創作技能,並從事到了詩
    侯成成文学15.7万字
  • 会员
    《淮海词》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集。秦观词华美精丽,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本书注译者陈祖美,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宋词研究,她对《淮海词》的注释、心得、集译,字字斟酌,下了很大的功夫。与之前出版的《漱玉词》选注心解集译是一套书。
    秦观原著 陈祖美译解文学22.9万字
  • 会员
    《中国古典诗学源流》,钱志熙著。本书收录作者历年撰写的32篇有关中国古典诗学的学术论文,立足于诗学本身的范畴来探讨它的源流演变,对诗学的内涵,诗史的演进趋势和规律,以及具体诗体与诗人创作等都作了探讨,试图探寻诗歌史中存在的发展演变的诗学系统。本书汇聚了作者二十余年来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成果与心得,其中蕴藏了作者独具匠心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念。
    钱志熙文学55.4万字
  • 会员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研究。
    吴相洲主编文学22.6万字